
害怕“副作用”而放弃治疗吗?
病例背景
47岁男性,“头晕一天”急诊就诊,当时头CT提示小面积脑出血(见图),因有高血压病史一直没有治疗,转入我科会诊。
“发现血压增高多久?”
大约10余年。
“一直没有治疗吗?”
是的,因为害怕药物有副作用。
“知道高血压的危害吗?”
不知道。
什么是高血压?
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症状和危害?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部分患者仅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如何看待降压药物副作用?
一种药物常有多方面的作用,其治疗作用是正作用,非治疗作用是副作用。大家所说的“药物副作用”往往是指药物的不良反应:即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可以预测的,与药理作用、用药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1%,死亡率低。
如果高血压不治疗和有效控制,几乎都会出现并发症,与血压数值和病史长短有关;而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很低,并且可预测、可控制、可逆转。因此,不要因为很可能不发生的不良反应而错过了控制血压的良好时机,一旦出现并发症,后悔晚矣。
降压是必须的,“副作用”是可控的,不能因为概率极低的副作用而放弃有效治疗带来的多多益处,不能因噎废食。
降压是硬道理!!!
本文是李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