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自信的根源来自哪里?
经常有人问我:不自信,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不自信的根源是来自于哪里?
有些人的工作和生活,其实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内心总是感觉不自信,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在认知行为心理上,这是因为认知模式出了问题,接连会出现情绪以及行为上的问题。
导致一个人不自信,通常是由于以下几个思维模式导致的。
1. 过分的和他人做比较
一些人的不自信,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过多的和身边的人作比较。
和他人作比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在这种比较中,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能力和位置。
然而,很多人会在这种比较中出现偏差,他们往往会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或者只看到别人身上好的一面。
这种情况下会让我们觉得别人都比我们优秀,产生不自信的感觉。
假如你发现自己经常和别人做比较,要告诉自己:
这个人有他优秀的地方,也有他不在行的地方。他虽然在这个方面比我优秀但是我有其他地方比他做的更好。
从一个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的分析自己和别人的差别,做正确的比较,才能树立一个正常的认知思维,让自己发现不足,也让自己过的开心。
2、只从单一方面评价自己
工作或者学习上的成就,可以让我们产生自信感,我们在某些方面可能会获得一些成就,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所有的方面都有成就。
我们在某些方面获得成功,这说明我们在这方面有天赋,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这也是我们的价值感。
别人在另一些方面做得比我们好,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没有价值。
其实,我们在几件事情上有自己的优势,就可以标定我们自己的价值了。
我们虽然没有马云有钱,但是我们在音乐上,在自己专业上,可能比马云要擅长,这也完全可以让我们骄傲。
3、过多的在乎别人的看法
我们可以完全不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吗?
这显然是不可以的,正是因为不同的人对我们产生不同的看法,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但是,有很多人过度的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要从别人的认同来肯定自己,别人一旦没有对自己产生认同感,便觉得自己没有了信心。
学生时期,过多的在乎老师对自己的看法,长大后,过多的在乎自己同事和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便会迷失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我们都持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也不可能让同一个人一直满意。
过度的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过于依赖别人的认同,会让我们显得越来越自卑,慢慢的轻视自己。
假如我们自己发现有这方面的认知错误,就及时需要去调整,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人际关系。
我们需要告诉自己,别人的看法固然是重要,带我们更加需要关注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才能让我们拥有真正的自信。
4、来自原生家庭的不自信
原生家庭对我们心理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童年时期。
假如我们在童年时期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往往会一直延续到我们成年,影响我们的性格形成和处事风格。
我们不能决定我们的出身,但是我们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能过多的和别人比较自己的原声家庭,尤其是当我们和比自己更加丰厚的家庭比较的时候,会让我们产生自卑感,甚至影响我们和家人的关系。
我们需要明白,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这样更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在。
当然,导致我们不自信的原因还可能是外貌、性格、工作能力,我们需要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改变能改变的事情,无法改变的事情就学会去接受。
在正确的认知观念下,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做一个自信的人。
本文是叶猛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