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陈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儿童真的会得抑郁症吗?

发表者:刘陈 人已读

抑郁症不是成年人的专利

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儿童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左右,少年大约在4%-8%之间。而在我国的研究中,有文献表明10-12岁儿童抑郁障碍的发病率约为3.1%,由此可见,儿童抑郁症并不少见,100个孩子里面就有3个,平均下来,几乎每个班级里都有这样的孩子。但是,患有抑郁症的孩子,有多少得到正规治疗?实际上,能够被家长和老师识别出来,并且得到规范治疗的比率很低。

01、儿童青少年抑郁和成人抑郁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少年期抑郁发作和成人有类似的核心症状,但在不同发育阶段,症状可能有所变化。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相对于成年人常见的抑郁情绪,他们常表现出愤怒、与父母疏远、社会退缩、攻击、逃学、躯体症状以及学习成绩下降、自残,以上这些外在表现,比情绪低落更为常见。同时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不同的年龄阶段,抑郁表现也有所不同。

学龄前儿童(3~6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没有完全发育完善,对抑郁的体验和表达能力有限,主要通过外在的表现来观察。主要表现特点为不快乐、哭泣、明显对游戏失去兴趣、不与小朋友玩耍、活动减少、食欲减少、睡眠不好等;

学龄期儿童(6~12岁),主要表现有不愉快、空虚无聊、悲伤、容易哭泣、自信心低下、自责自罪、无助无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失眠及躯体症状如腹部疼痛、头痛、不舒服等;其他有大声喊叫、无法解释的激惹和冲动等。

青春期孩子(12~18岁),他们的症状类似于成人,除了抑郁情绪之外,但更多出现冲动、易激惹、破坏行为、鲁莽不计后果、学习成绩下降、食欲改变和拒绝上学,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身体各种不适,睡眠增多或减少,自伤及自杀行为明显增多等。

02、儿童青少年抑郁了,怎么办?

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专科看医生,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不是自我调理就能治愈的病症。所以,获得专业治疗是帮助您的孩子处理抑郁症的最佳和最有效的方法。医疗干预可以治疗80%以上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告诉你的孩子他可能患有抑郁症,并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关心。向孩子说明:“你感觉心里不舒服,控制不住哭,爱发脾气,可能是抑郁了。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就像是情绪的感冒,没有什么可以羞愧的,看医生可以帮助你的。”

03、儿童青少年抑郁了,治疗方法是什么?

现实中有很多父母都比较后知后觉,即使是到了自杀这样严重的程度,他们还不愿意接受现实。殊不知,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对孩子最有帮助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有许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最常见的是心理疗法和抗抑郁药物的组合。

首先对孩子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如果评估中重度抑郁,服用抗抑郁药可以减轻他的抑郁症的症状,并促使他恢复。在早期服用有些药物,可能会增加青少年自杀行为,特别是在首次开始服药后或服用剂量变化后的前几周风险最高,请家长要仔细观察您的孩子的行为。一般情况抗抑郁药可能需要两到四周才能见效,需要坚持服药,家庭成员务必在这段时间内提监督或督促。一般情况可能在6到12个月后逐渐减少抗抑郁药剂量甚至停药。

提倡心理治疗,根据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及抑郁的影响因素,心理治疗主要有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家庭治疗等。

04、儿童青少年抑郁,家长该怎么做?

首先,要多和孩子沟通,乐于和孩子保持沟通,确保你的孩子能和你谈论任何事情,并且让他们相信,你会以任何方式帮助他们。用开放的心态倾听他们所说的一切,接受孩子的感受。无论这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感觉到你重视他,否则,孩子会认为你不认真对待,所有心事对你闭口不谈,这可能会加重病情。

然后,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意思就是,不管孩子学习成绩怎样、不管孩子情绪状态怎样,他始终是被父母接纳的孩子,父母永远不会排斥他、遗弃他。给予您的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这有时候很困难,孩子经常会让父母大发雷霆,但也要坚持,这可以帮助他们治疗抑郁症。并要经常加强你的支持的力度和频率。例如,你可能会说,“我知道你很不舒服,我很关心你,如果你需要什么,你可以随时来找我。你希望我怎么帮到你,直接告诉我。”你的孩子可能不相信这些话,但经常提醒他们很重要。

其次,家长要减轻带给孩子的压力。奥斯卡·王尔德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是使孩子愉快地长大。父母对青少年的要求过高,大量参加各种辅导与补习班,会青少年的负担与压力,非主动学习时间过多可能导致过大的学习压力,他们疲于应对,消极怠工,用显现的和隐形的方法攻击父母,这可能导致抑郁问题的发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且,每天要有放松的时间,要给孩子属于他自己的空间,在他的空间里,孩子拥有“我说了算”的权力。

最后,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活动和兴趣爱好类课外活动,减少久坐不动类的休闲活动,如看电视、上网及玩电子游戏等,业余时间父母多陪伴孩子。


本文是刘陈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