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炎还是感冒?
前段时间因天气忽冷忽热,张女士不小心患了“感冒”, 鼻塞、流鼻涕,药吃了两三天症状就有缓解,可隔了几天却又出现了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张女士以为自己感冒没有完全好,于是接着吃感冒药,可一个多月来,这感冒总是反反复复,不但鼻涕多,而且晚上睡觉鼻子也不通气,直接影响睡眠。
从专业角度来讲,张女士所谓的反复“感冒”,很可能不是“感冒”那么简单。因为各种鼻炎和普通感冒的症状有些很相似,因此常常被混为一谈。一般情况下,普通感冒也就是急性鼻炎的周期为一周左右,如果应用感冒药治疗后,较长一段时间还持续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就应该注意自己是不是发展成为了慢性鼻炎,如果伴有打喷嚏、鼻痒等症状,则有可能患有过敏性鼻炎。另外,通常感冒除了鼻塞、流涕等症状之外,还会伴有发烧、全身酸痛、喉咙痛等症状,因此一定要正确区分各种鼻炎,以免贻误病情。
辩证失误在小儿则经常带来更多的不良后果:有的孩子经常“感冒”,而且鼻涕特别多,于是经常用小手揉搓,或者干脆用手指抠,时间长了成了习惯,有时候还把鼻子抠得流了血。所以要提醒家长,平时孩子有发烧流涕等症状,一定要及时正确诊治。
防治鼻炎,预防是关键,认真做到以下几点可有效预防鼻炎:
一、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常用冷水洗面、洗鼻、甚至冷水洗身洗澡,以增强抗邪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二、起居规律,饮食有节,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尽量避免粉尘及有毒气体的长期刺激,戒除烟酒不良嗜好及辛辣刺激食物。
三、增进营养,多食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饮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避免长期不当用药,比如长期局部使用血管收缩药(萎缩性鼻炎更应禁用)如滴鼻净等,以免患药物性鼻炎,鼻塞严重时,不可强烈擤鼻,以免引起中耳炎。
五、尽可能避免频繁进出温差悬殊的环境。流感期间,少到公共场所,外出宜戴口罩,适当预防用药,以预防流感。
六、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居家生活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空调的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能太大,经常清洗空调防尘罩,以防灰尘和病菌引起的过敏,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二、衣物、床品、地毯、沙发、窗帘要常吸尘和清洗,以防螨虫和织物纤维引起的过敏。
三、最好不要养花草和宠物,以防花粉、气味、皮毛、寄生虫引起的过敏。
四、新家具和新装修房屋,通风一段时间后入住,以防甲醛和苯引起的过敏。
五、搞好卫生,消灭蟑螂,以防蟑螂排泄物引起过敏。
本文是曹志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