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汪荣盛 三甲
汪荣盛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节内科

中西合璧,双管齐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1754人已读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疾病,为侵蚀性的关节病变,多呈慢性持续性发展,最终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影响关节功能,甚至造成残疾。西医对类风湿关节炎在致病因素、病机病理变化,化验检查、影像学证实,以及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在治疗方面多为消炎止痛、抑制免疫反应及新型生物制剂等对症性治疗,疗效确切,起效较快。然而其相应的副作用如易发感染、肝肾损害、骨髓抑制和骨质疏松等,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中药虽副作用较小,但用药时间长,疗效缓慢,而患者未能坚持治疗。

笔者结合自己临证10余年的经验认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最佳的方案是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症状、缩短用药时间,达到较满意的疗效。西药可控制急性期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等症状,中药则善于祛除邪气、扶助正气和疏通经络,整体调节机体免疫,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此即中医重在治本,西医重在治标,只有标本兼治,才能使治疗收到好的疗效。

对于RA的治疗,笔者主张:

(1)早期中西药联用,尽快控制病情发展。由于此期西药的不良反应尚不明显,中医辨证论治的目的是配合西药迅速而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此期,中医辨证以风寒湿阻证、湿热痹阻证以及寒热错杂证多见。风寒湿阻证用我院研制的乌梢祛风片(蛇片)或归红祛风酒(蛇酒)联合双乌风湿合剂治疗;湿热痹阻湿热痹阻用乌梢祛风片(蛇片)或归红祛风酒(蛇酒)联合问荆合剂治疗。(

2)中期平调阴阳,减毒增效。经过早期的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西药不良反应也相继出现,因此,中期西药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本阶段的西药治疗目的侧重在巩固疗效,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胃肠反应,中医辨证论治以健脾和胃,减轻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对白细胞减少为主者,则中医辨证益气补血为主,药用冬虫夏草、人参、黄芪、白术、麦冬、五味子等;对血小板减少为主者,采用益髓生精,药用鹿角胶、阿胶、大枣、花生皮、女贞子、旱莲草等;另外,在激素应用中,配合中药治疗有可能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抑制或减轻病情的反跳现象。中医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滋补肾阴或温补肾阳,常用的滋阴药如生地、熟地、知母、龟板等,温阳药如仙灵脾、巴戟天、补骨脂、制附子等,以及有类似糖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有甘草、秦艽等。

(3)晚期维持巩固疗效。至本阶段,类风湿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临床治疗的目的是继续纠正免疫异常,防止病情反弹。用少量甲氨蝶呤或其他慢作用药物维持,中医辨证论治配合针灸、推拿、按摩、熏蒸、理疗等综合疗法,以维持、巩固治疗。

治疗RA同时,还需特别提醒,除了正规、连续的中西药物治疗外,适宜的、持之以恒的关节功能训练,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洗脸、穿脱衣、拖地、干家务活、行走等动作,对于减少致残率、减轻病变程度都有重要意义。


汪荣盛
汪荣盛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节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