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郑礼 三甲
陈郑礼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烧伤外科

下肢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新策略

2260人已读

脉管炎,全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中小动脉发生节段性的无菌性炎症,并伴有血栓形成,致使血管管腔狭窄闭塞,从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好发于年轻男性,一般在30-45岁左右发病,常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呈进行性、阶段性和反复性的特点。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缺血性疼痛,可引起溃疡、坏疽,甚至导致截肢。

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多个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主要与吸烟、免疫、感染、炎症、寒冷潮湿、激素和遗传等相关;尤其是吸烟,综合国内外文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吸烟者占60-95%。

脉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间歇性跛行、缺血性疼痛和坏疽。

间歇性跛行主要是由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早期疼痛,源于动脉痉挛,但此时的疼痛尚不剧烈,可以忍受。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感觉肢体疼痛加剧且痛感持续;慢慢发展到走路的时候就会疼;坐着或者躺着,都会有爆发性疼痛;甚至疼到身体都无法动弹,全身冒汗,大量的止疼药也难以控制,夜不能寐。

面对如此棘手的疾病应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我将先从一个真实的病例入手,为大家介绍脉管炎的治疗方法。

2019年4月,有个病人来我门诊就医,他一进门,我就觉得有些奇怪。门诊每天接待上百个病人,一般来说,3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是比较有朝气的,哪怕是受了比较重的伤,也都很有精神。他却看着像个老年人,萎靡不振,眼神很绝望。于是我开始询问他的病情……

【不会愈合的伤口】

原来他半年前得了甲沟炎,做了拔甲手术,这本来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奇怪的是——伤口不但没有愈合,反而越来越严重。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不断加重的伤口

一开始以为是感染,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症状依然没有改善,继续恶化。脚趾冰凉,感觉麻木。

【不是绝症,却痛不欲生】

更要命的是:痛觉不断增强。开始是阵发性的,突然疼一下就不疼了;

尤其是夜晚,疼痛“来敲门”,经常疼的无法入睡,那种感觉,就像双脚被冰块包裹着一样。这下病人慌了,这一天天地越来越疼,不是个办法,于是他开始四处求医,终于在我院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多学科联合治疗】

病人首先由进行内科口服药物的治疗,控制效果不佳,疼痛反复。

然后交给血管外科进行评估,他们对下肢动脉进行增强CT检查,明确血管情况,发现右小腿动脉的血流明显缺失了一部分。

这种大血管的梗阻,一般采用置管溶栓术和球囊扩张疗法进行干预。血管外科的手术很成功,术后效果明显,患者感觉右脚血液通畅了许多,脚的温度也有了上升,不再冰凉麻木。

最后由我们烧伤科对坏死组织进行清创,然后用周围的正常皮肤覆盖了伤口。病人的这个问题总算是解决了。

可是,故事并没有就这样结束。一个月后,病人的病情急转直下,缝合的伤口出现了坏死,双足冰凉、感觉麻木,之前的种种症状又回来了。

image.png

image.png

【新武器、新希望】

然而,依然还有希望,下肢闭塞性血管炎是存在反复的可能,MDT治疗也还有最后的王牌——脊髓电刺激疗法——神经外科出场了。

这种技术是通过将电极放在脊柱里,按一定的频率放电,刺激副交感神经,帮助舒张血管,达到改善下肢和足部微血管循环的目的。比较适合无法进行腔内重建手术或反复发生血管再狭窄的情况,比如:下肢严重缺血、糖尿病足、压疮、脉管炎等疾病。

image.png

可以看到脊柱中央植入的网状金属电极片

病人怀着忐忑的心情再一次接受了手术。

术后第二天,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程控,病人的疼痛明显减轻,脚开始有了温热的感觉,知觉开始恢复。我们也很欣慰。

术后一周,病人脚趾根部区域开始有了瘙痒的感觉,这是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修复的迹象。经检查:右脚趾的经皮氧分压从70mmHg上升到97mmg(经皮氧分压值最高是100mmHg),同时,他的疼痛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且夜间几乎没有爆发痛,可以安心睡一整晚了。

image.png

目前,病人手术后已经3个多月,症状没有复发,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接下来也不再需要其他的干预措施了。

【长海医院下肢慢性溃疡创面综合治疗团队】

针对此类血管性疾病,目前我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也就是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首先是由内科进行病因治疗,比如调整血糖,扩张血管,抗凝等;

然后由血管外科介入治疗,扩张阻塞的血管;

最后由烧伤科或者骨科手术治疗,清除坏死组织,封闭伤口。

然而,下肢闭塞性血管炎是存在反复的可能,对于无法进行腔内重建手术或发生多次狭窄的病人,这时候就由神经外科进行治疗,采用脊髓电刺激疗法,刺激副交感神经,促进血管扩张,改善下肢微循环,缓解疼痛,提高保肢率。

自下肢慢性溃疡创面综合治疗团队成立以来,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省去了中间挂号排队的时间,节约了不同科室医生对患者病史的诊断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加快捷、方便、周到的医疗服务!

image.png

本文所使用的患者照片均经过其本人的同意授权,禁止转载,谢谢。

参考文献:

1、Ktenidis K , Claeys L , Bartels C , et 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uerger’s disease[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I. Steinkopff, 1995.

2、1Shealy CN, Mortimer JT, Reswick JB. Electrical inhibition of pain by stimulation of thedorsal columns: preliminary clinical report. Anesth Analg. 1967;46:489-491.

3、Cook AW, et al. Vascular disease of extremities. Electric stimulation of spinal cord and posterior roots. N Y State J Med 1976;76:366–8.

4、Cook AW. Epidural stimulation for vascular disease of extremities. J Neurosurg 1981;55:664

5、Klomp H M, Steyerberg E W, Habbema J D, et al. What is the evidence on efficacy of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 (sub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ritical limb ischemia?[J].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 2009, 23(3):355-363.

6、Pedrini L, Magnoni F.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for lower limb ischemic pain treatment.[J]. 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 2007, 6(6):495-500.

7、Colini B G, Carlizza A.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predictive parameters of outcome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ritical lower limb ischemia. A preliminary study[J]. Neuromodulatio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Neuromodulation Society, 2011, 14(6):530-533.

8、de Vos C C, Meier K, Zaalberg P B, et al.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Pain, 2014, 155(11):2426-2431.

陈郑礼
陈郑礼 副主任医师
上海长海医院 烧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