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
高血压是一种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病症,对血管的危害不是短时间形成的,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内膜功能损伤和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血管内膜功能损伤参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对内膜功能紊乱进行干预治疗, 已成为防治高血压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原发性高血压与内膜功能的关系利用动图形式介绍如下。
图解:高血压损害“血管内膜”过程
1、正常血压
2、血压增高冲击血管
3、血压越高对血管的冲击越大,使其变形异常
4、高血压的长期作用使得血管内膜受损,瘢痕样增生导致血栓形成
5、受损处形成瘢痕样增生,使血管壁增厚
6、血管壁损伤后,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堆积在粗糙的受损组织表面
7、持续不断的形成增生,使管腔狭窄,血栓形成
8、血栓逐渐长大,最终造成血管堵塞,血流停止
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是使血压正常, 而且还包括逆转受损的内膜功能。高血压内膜功能损伤的防治往往需要正确的、规范的、长期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相结合的综合策略。通过药物治疗降低血压可以部分改善内膜功能, 但单纯降压并不能完全解决血管病变问题,必须联合保护、修复血管内膜药物。因此, 能否改善内膜功能已成为评价一个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是否正确的重要指标。同时, 非药物治疗对改善内膜功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益于对内膜功能的恢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内膜依赖性血管扩张受损, 低脂饮食有利于预防内膜功能障碍; 吸烟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膜功能障碍的进展比非吸烟或已戒烟的患者快得多, 而戒烟者分支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比未戒烟者好, 提示戒烟可能有利于部分逆转与吸烟相关的内膜功能障碍; 长期运动有助于内膜功能的改善, 这可能与运动促进机体NO释放有关。
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是冯连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