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腮腺癌,我们有绝招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还有口腔内一些如腭部等小腺体,同属唾液腺,分泌唾液,这些腺体也会发生肿瘤,而且会发生恶性肿瘤,我们称之为癌,和肺癌,肝癌一样,因局部肿瘤未控或远处转移会导致患者死亡。相对于肺癌,肝癌等,唾液腺癌发病率低,没有系统的RCT严格的治疗设计研究,目前的治疗指南多为回顾性研究,疗效差异大,目前国内多数医院以及大夫对于这类癌治疗经验少,治疗方案有时欠缺科学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唾液腺癌发病率低,医生治疗的少,没有经验;2、唾液腺癌病理分型复杂,不好诊断,各种类型有独特的生物学特点,与治疗方法,预后有关;3、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理念没有掌握。
治疗唾液腺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有绝招。绝招就是将I-125放射性粒子应用于这类癌症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由于腮腺癌在唾液腺癌中发生率最高,本文就放射性粒子在腮腺癌的综合治疗方面做一介绍。
腮腺癌种类多,恶性程度不一,就诊时肿瘤大小分期也不一,治疗方案设计也不同。
在就诊时,大体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1、就诊时考虑良性肿瘤,医生按照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病理为恶性肿瘤;这个比较常见,而且一般肿瘤为低度或中度恶性,高度恶性比较少见,如果术中已经将肿瘤切除干净,术后可以直接做放射性粒子辅助治疗,也没有必要做二次扩大切除。本课题组多项研究表明,对于低度恶性像腺泡细胞癌,局部控制率高,或者早期的其他腮腺癌,手术术后辅助放射性粒子疗效俱佳。
2、另一种情况是术前根据症状,影像已考虑为恶性,或者有细胞学,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这种情况又要分为几种治疗方案
(1)肿瘤不大,位置表浅,可以做局部扩大切除,保留面神经;
(2)肿瘤较大,位于面神经走行区域,或位于主干周围,但是没有面瘫,可以考虑试保留面神经,做肿瘤切除;
(3)肿瘤较大,患者已经面瘫,做牺牲面神经肿瘤切除术;
(4)肿瘤大,不能彻底切除,做部分切除,可以残留小部分肿瘤;
(5)肿瘤大,不能切除;
所有以上情况,要结合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来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采用单纯放射性粒子术后辅助治疗,或者联合外放疗。本课题组2008年发表在国际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文章显示,腮腺肿瘤侵犯了面神经,术中保留面神经,术后放射性粒子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保存了患者面神经功能;本课题组对于106例腮腺原发粘液表皮样癌进行了手术及术后粒子联合治疗,5年生存率98%,10年95%,局部控制率为91%。对于不能切除的肿瘤,单纯应用放射性粒子治疗,也较其他治疗方案有一定优势。
3、儿童腮腺恶性肿瘤,手术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优势在于不影响患儿的面部发育,疗效好。
4、复发的腮腺恶性肿瘤,尤其是放疗后复发,再次手术很难切除干净,大多数不能接受再次放疗,但是可以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放射性粒子课题组简介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放射性粒子课题研究组国内第一个开展放射性粒子治疗腮腺癌,全世界病例数最多,自2000年开展放射性粒子治疗唾液腺癌,本课题组已累计治疗1500余例,
获得国自然,北京大学临床科研,北京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首都医疗特色多项科研基金支持。国内和国际上该领域发表论文最多,达40余篇,其中SCI杂志20余篇。
第一个取得头颈部放射性粒子治疗三类技术资质。
参与卫健委和医师协会制定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规范,制定了唾液腺癌放射性粒子治疗适应症,靶区设计,植入规范等,并代表学会举办和参办各类培训班30余次,培训学员4000余人。
课题组医师担任抗癌协会,医师协会全国放射性粒子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青年主委,护理主委等。
关于腮腺癌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
1、腮腺发现肿物是否要治疗:要治疗,肿瘤有20%可能性为恶性肿瘤,另外,良性肿瘤有可能恶变为恶性肿瘤。
2、腮腺癌都要切除面神经:主要看肿瘤和神经的关系,神经是否已经受累,相当一部分可以保留面神经。
3、腮腺肿瘤切除后发现是恶性的,是否需要二次手术切除全部腮腺:如果术中腮腺有包膜,或者术中局部扩大切除,没有必要二次切除,如果术中发现肿瘤没有包膜,切除范围不够,可以二次手术。
4、腮腺癌要做颈部淋巴清扫吗:如果怀疑有淋巴转移,建议做治疗性清扫,如果没有发现,根据病理分级决定,一般高度恶性的病理分级建议做淋巴清扫,低度恶性的不做。
5、腮腺癌术后都要做放射治疗吗:大量研究表明,术后放疗可以提高治疗疗效,建议做术后放疗。
6、腮腺癌发现肺转移怎么办:肺转移在腮腺癌某些病理种类比较常见,大约有25%左右,转移灶一般发展慢,和肺癌不一样,目前没有很特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是张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