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江潮 三甲
江潮 副主任医师
黄冈市中医医院 脾胃病科

为什么要做胃镜精查?--------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胃镜筛查招募

2005人已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癌在我国居各类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我国每年新发40万例,发病高峰为55-70岁。

胃癌的检出时机有时甚至直接决定患者后期的生存率。对于胃癌的治疗,早期发现是关键。早期胃癌的生存率可达90﹪,而且50﹪的早期胃癌可以接受内镜治疗,避免外科手术。

但是,多数早期胃、食管癌没有独特的表现,只有通过胃镜检查才会得到确切的早期诊断。在日本,超过40岁以上的市民胃镜普查一次,因此日本早期胃癌的发现率达70﹪,韩国早期胃癌发现率达65﹪,而我国的这一数字仅为15﹪。这种差距主要是胃镜设备、检查模式和方法的不同带来的,当然这也跟国内需要内镜检查的病患数量巨大和内镜医师的严重不足有关,这种不足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检查时间缩短,进而导致检查过程中观察不够仔细。

目前,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常规的胃镜检查一般应用的是普通白光胃镜,检查时间通常5-10分钟,这种检查方法对于发现普通的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及中晚期胃癌等疾病已经足够,但是对于早期癌的诊断就力不从心了。因为早期癌的黏膜变化细微,与正常粘膜的高低差、色差不明显,与普通的黏膜糜烂、炎症很难区别。由于设备和胃镜检查技术的参差不齐,难免造成部分早期癌在普通内镜检查被遗漏。

精查胃镜的慨念

精查胃镜是最近几年消化界提出的概念,目的是为了提高早期胃癌的识别率。精查胃镜是胃癌早期诊断的重大突破,有益于早期胃癌的发现评估及指导治疗。简单说就是要求胃镜检查同时进行染色、电子放大、活检病理,在肉眼观察基础上尽量避免漏检。在胃镜发现疑似早癌病变不好区分,或者是事先评估属于胃、食管癌高危人群时,应该进行精查胃镜。

精查胃镜与普通胃镜的区别

首先,对人员要求较高,必须是经过早癌精查培训且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病灶并作出合理的检查和判断。有时需要在胃镜下对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进行地毯式搜索,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再针对性地进行染色、放大、精准活检等手段,使消化道内的各种组织看得清清楚楚(如微血管网结构、微腺管结构等)。因为是“精细”检查的时间会延长些,一般约15-30分钟。

其次,在设备方面,胃镜必须具有高清放大功能,可以进行电子染色,有助于提高胃食管、胃早癌检出率。如发现可疑病变可采用化学及电子染色,并使用放大内镜精查,从而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范围及形态,并详细描述,同时拍照记录。必要时还需要结合超声胃镜检查。

以下为本人精查病例,精查后考虑早期癌,进行了ESD根治性切除。

image.png

精查胃镜的适用人群

1.患有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及瘤变)、胃息肉、胃食管溃疡、残胃炎、Barrett食管等胃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

2.来自胃癌、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

3.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者;

4.具有胃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HP感染、吸烟、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精查前有哪些需要准备?

患者检查前一天晚上八点后就要禁食,如果是术后病人,特别是食管、贲门术后的病人,前一天最好吃流质;检查前 20 min 口服链霉蛋白酶(链霉蛋白酶2 万u+1g 碳酸氢钠 +80 ml 温水);检查前15 min 口服西甲硅油(15 ml 西甲硅油 +15 ml 生理盐水);检查前 5 min 口服利多卡因胶浆,以清除上消化道内黏液与气泡,改善视野,提高微小病灶的检出率;

最好采用静脉麻醉。

总之,本着“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宗旨和ESD、EMR等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免除了传统手术的风险及术后对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造福百姓!胃镜精查显得尤为重要!

我科室现已承担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机会性筛查项目,凡我市农村户口高风险人群,40-69岁之间,性别不限,均可来我科室预约胃镜检查,对符合标准,纳入筛查的人群,均减免普通胃镜检查费用!咨询电话:0713--8836977(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4:00--17:00)也可在我的个人网站咨询本人!

江潮
江潮 副主任医师
黄冈市中医医院 脾胃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