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涛 三甲
张涛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经心尖入路TAVR

6626人已读

目前TAVR常采用的入路方式有三种,即经外周动脉入路(以股动脉最常采用)、经升主动脉入路和经心尖入路。目前来说,经股动脉入路的应用最为广泛。当患者存在严重血管病变(如外周动脉硬化狭窄、升主动脉扩张或严重钙化)时,经心尖入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经心尖入路的TAVR技术只需在左前胸切开3~5cm左右的小口,经心尖处的小孔将人工主动脉瓣置入人体内。与股动脉入路相比,心尖入路的TAVR技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经心尖TAVR入路途径短。手术一般采取胸骨左旁第V/VI肋间切口,打开心包以后在心尖部缝荷包。然后,经心尖穿刺将支架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位。相比逆行入路而言,其输送途径最短,输送操作便捷。

其次,由于经心尖TAVR属于顺行操作,因此导丝级导管的跨瓣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可以有效减少射线对医患的伤害。

此外,经心尖TAVR血管腔内操作少,可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同时不受股动脉直径的限制,因而可置入更大型号的瓣膜(这一点在亚洲人群中更为突出),还可以避免主动脉斑块脱落,显著降低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

尤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内使用的经心尖主动脉瓣膜植入系统(J?Valve)有着它独特的设计,攻克了传统TAVR无法运用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世界难题,为这些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是国际心血管领域的重大突破。

TAVR诞生十几年以来,不仅颠覆了传统的主动脉瓣置换方式和路径,而且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对高龄、高危患者具有巨大的优势。该手术由具备丰富开胸换瓣经验的心外科医生操作,对病情判断、解剖理解和瓣膜定位更为准确到位,即使术中发生出血等紧急状况,也可随时转为开胸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

然而,由于TAVR主要用于高危、高龄患者,经股动脉路径创伤较小,目前仍然是TAVR的首选途径。但是,在不久的将来,经心尖入路作为经股动脉入路的重要补充,必将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张涛
张涛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