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围血管科常见病,不要再走错门
很多人对于周围血管不了解,非常的好奇。打个比方国家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分,人体的血管也分中央和地方,心脑血管就类似于中央政府,心脑血管之外的其他血管就被称之为周围血管。
周围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是一种慢性肢体缺血性疾病,临床上将心脑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统称为周围血管病。过去,人们生活医疗水平差的时候,仅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们寿命的延长,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像心脑血管疾病一样越来越高,而且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心脑血管疾病低。
周围血管科的常见病
周围血管科是个年轻的科室,在中国的发展不到三十年,很多患者遇到这些疾病常常“走错科室”,今天就带大家“认认门”。
周围血管病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在中国的发病率高达10%,主要由于静脉瓣膜损坏,血液倒流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1.下肢浅静脉曲张
2.患肢肿胀、酸胀、沉重感、疼痛等,晨轻暮重
3.小腿下段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瘙痒、湿疹、色素沉着、溃疡等
早期静脉曲张只表现为腿上蚯蚓一样的静脉突起,没有什么症状;时间长了会发生皮肤变黑、血栓形成、淤积性皮炎、小腿溃疡等。
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深部大静脉发生血凝块,往往发生在下肢。DVT可以发病于各个年龄层,发病率逐年增加。在美国,DVT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居第三位。主要表现为:单侧肢体肿胀、疼痛。
DVT的后果最严重的是致命性肺栓塞(PE),听到PE许多人会闻风丧胆。尽早诊断DVT并且马上启动治疗可以预防PE发生。DVT的另一个后果是造成血栓后遗症(PTS),也是“老烂脚”的原因之一。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供养心脏的冠状动脉硬化可能引起心梗,供养脑部的动脉硬化可能引起脑梗,如果供养腿部的动脉硬化,可能导致腿没法供血,就导致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与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密切相关。
主要表现为:
1.下肢发凉、麻木
2.间歇性跛行
3.静息痛
4.溃疡、坏疽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主要原因是血管壁的损伤及静脉曲张引起的静脉内血液淤滞。
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痛和明显的压痛,并可触及索状静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年轻男性吸烟者!
主要表现为:
1.手、脚的疼痛、苍白、温度低,发作性疼痛
2.间歇性跛行
3.常伴有雷诺现象、夜间疼痛加剧,足趾疼痛剧烈,皮肤发绀,进而趾端溃疡或坏疽而发黑,逐渐向近心端蔓延。
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就是完全和永久的戒烟!
不要以为周围血管病少见,其实有这么多人患周围血管病。
平时总认为,腿肿腿痛是治不好也不要命的老毛病,其实这里埋藏着大风险呢!例如腿肿往往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发生肺栓塞后会要命的。腿痛常见于下肢动脉硬化,严重闭塞可导致截肢,所以腿脚不好,要去周围血管科做一下检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