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霞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小妙招搞定“夜哭郎”

发表者:崔霞 人已读

门诊来了一位神色匆匆的奶奶带着1岁9个月的小孙子。宝宝皮肤瘙痒,头部可见散在红色小斑丘疹,诉孩子昨凌晨三点哭闹了将近半小时。导师仔细询问病因症状,诊断为“荨麻疹,营卫不和证”。奶奶听到是皮疹引起的哭闹,大大松了一口气,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不停感谢我半年前治好了让全家都束手无策的夜啼。

18年的12月上旬,1岁的宝宝突然开始出现夜间哭闹,每天凌晨两三点左右,惊醒哭闹不休,持续半小时到一小时,白天可安然入睡,饮水少,宝宝平素脾气急躁,睡眠中手脚也不安稳,饮食,大小便都正常,但是每晚连续定时的哭闹让家人都很紧张。长辈们以为这是惊扰了鬼神,就开始用各种办法,想让宝宝夜间安睡。最开始是“叫魂”,一边拍宝宝身体一边大声喊宝宝名字,但并不起作用。妈妈就上山去寺庙烧香,求来“开过光的平安符”放在宝宝枕头下面,只奏效了一个晚上,第二晚宝宝仍然照常哭闹。后来又把“桃木宝剑”放在枕头下面希望可以管用,真的是佛方道方百姓偏方都用尽也不起作用,宝宝仍旧夜间定时哭闹,不仅睡眠差,连饮食都没有以前好了。家人束手无策,决定找医生看看宝宝的情况。

2018年12月29日前来就诊。家长代述:患儿近半月来出现夜寐不安,入睡迟,伴夜间惊醒、啼哭,难以安抚入睡;白天可入睡,平素脾气易急躁,口气较重,小便偏黄量少,大便干,1-2日一行。查体:咽稍红,双扁无肿大,心肺及腹部查体无明显异常,舌红、苔少,脉数,指纹色紫。中医诊断:小儿夜啼,辨证为心肝火旺,治以清肝火,安心神,予中药足底贴敷配合中冲点刺治疗。

一周后复诊,诉当晚啼哭症状消失,睡觉惊醒次数明显减少,翻腾减少,白天脾气明显改善,食欲也好起来了,经过一周的中药足底贴敷治疗,宝宝夜间哭闹就完全好转。按:夜啼,俗称“夜哭郎”,常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是指小儿白天能安然入睡,入夜出现啼哭不止,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的病证。

小儿夜啼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哭闹是由于宝宝饥饿、周围环境不适应、或者午睡时间安排不当等原因所导致的;病理性哭闹是由于宝宝腹痛、鼻塞、头痛等不适症状导致的。小儿夜啼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对小儿的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等系统的完善和成熟,因此夜啼不仅危害小儿健康,许多家长也深受其扰。

中医认为大多数夜啼为非疾病因素引起,其病因有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因为孕母素体虚寒或性情急躁,遗患于胎儿;后天因素则由于调护不当患儿腹部受寒、或将养过温所致体内积热、或闻异响见异物而暴受惊恐等。此患儿生后将养过温,受火热之气熏灼,令体内积热,引动肝火、心火,故平时脾气急躁,烦躁不宁,肝火上扰心神,啼哭不止;彻夜啼哭后可致患儿白天精神不振,从而不欲饮食。予中药足底贴敷以清肝火,安心神;每晚贴于足底涌泉穴,指尖浅刺出血泻热,以泻火安神,效果肯定。通过简单一贴,从此“夜哭郎”不哭!

小贴士:如何预防小儿夜啼?要注意防寒保暖,但也勿衣被过暖。孕妇不可过食寒凉及辛辣热性食物,勿受惊吓。不可将婴儿抱在怀中睡眠,不通宵开启灯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祥和,检查衣服被褥有无异物刺伤。如有夜间睡眠不安哭闹的宝宝还是及时就诊,切不要迷信鬼神。


本文是崔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