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便秘?它的危害有哪些?
怎么定义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费力(有阻塞感)、粪便干硬、排空障碍(有便意但排出来)、需多次排便或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小于3次/周。(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和量尚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
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对便秘患者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寻找发生便秘的原因。对此不重视,长时间任之发展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便秘会诱发什么问题呢?

1. 引起肛肠疾患:
便秘时,排出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肠息肉、肛裂、痔疮等。
2. 引起癌变:
长期慢性便秘,干燥的粪便经常停留于大肠,必然对肠黏膜产生不良的刺激作用,使肠黏膜产生炎症。同时,肠道内一部分尚未消化的脂肪、蛋白质等,在肠道厌氧菌作用下,可产生胺类,如亚硝胺、酚类、氨类等致癌物质,大肠黏膜与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就可能发生直肠、结肠癌变。
便秘者的粪便中存在一种致突变原。经测定,该突变原与目前已知的几种致癌物质类似。这种致突变原经肠道吸收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相对敏感的乳腺组织,这样,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明显地增加了。
3. 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肛门排气多等表现。
4. 形成溃疡:
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及压迫盆腔周围结构,阻碍结肠的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
5.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按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脑出血等。
由于某些疾病在症状上会表现为便秘,所以诊断时应通过检查排除患有其他病变的可能。
(1)肠易激综合症;
(2)盆底综合征;
(3)肠梗阻;
(4)巨结肠;
(5)大肠息肉;
(6)大肠癌。

汉中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已在多年前在汉中地区率先开展"便秘"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常年开设"便秘门诊",可以开展本地区少有“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肛门直肠腔内超声”等特色检查。通过中医中药、手术、生物反馈疗法等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规范的诊断出不同类型的"便秘"的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疗效确切,得到患者的认可在区域内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本文是李青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