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结直肠肿瘤/间质瘤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MDT) ——恶性肿瘤的最佳诊疗模式
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模式已成为国际医学领域的重要医学模式之一,其目的是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式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决策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针对特定疾病,整合医疗资源,依托多学科团队,为患者确定最佳诊疗方案,提高医院专业水平并进一步推动多学科协作发展。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结直肠肿瘤/间质瘤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MDT)成立了,本次成立仪式于11月5日在门诊楼(1号楼)3楼多学科综合门诊举行,胃结直肠肿瘤/间质瘤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MDT)是由我院房学东副院长牵头成立,并得到了肿瘤血液内科、放射治疗科、放射(介入)科、病理科、内镜中心、电诊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及泌尿外科等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
一、什么是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
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模式(简称MDT): 是临床多个学科针对一个临床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通过多学科的共同讨论,重点讨论患者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问题,制定最合理的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
二、MDT的特点/优势
病人一次挂号可以见到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既加强多科协作,提高诊疗水平,又避免病人多次挂号、往返奔波,提高了诊疗效率及病人满意度。MDT会诊诊疗模式可以提供准确诊断,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有利于科学施治。
三、胃肠结直肠肿瘤/间质瘤MDT模式
胃肠结直肠肿瘤/间质瘤患者一旦进入MDT诊疗模式,他面对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接诊医生或者一个医疗组,而是一个由各科专家组成的诊疗团队,包含其所患疾病可能涉及的肿瘤血液内科、放射治疗科、放射(介入)科、病理科、内镜中心、电诊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及泌尿外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MDT团队能够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最优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患者的误诊误治。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度的、重复的检查,这种MDT诊疗模式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MDT诊疗模式现场
患者或患者家属可直接参与MDT,并可直接和各位专家交流
四、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外科MDT团队构成和运行模式
由我院房学东副院长牵头,通过定期(每周一次)、定时(每周二上午)、定员(各科室主任、副主任、教授及部分具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副教授组成)、定址(门诊3楼多学科会诊办公室)的多学科讨论会形式,汇集各学科(胃肠结直肠外科、肝胆胰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线科、介入科、电诊科、内镜中心、病理科等)最新发展动态及病人的全面资料,结合医学的前沿进展,综合考虑病人的疾病分期、诊疗需要、经济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权衡利弊后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的诊疗决策,并能现场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MDT团队会监督治疗方案的执行、定期评估疗效调整方案。
五、胃结直肠肿瘤患者需要进行MDT的适应症有哪些?
1、胃食管结合部肿瘤;
2、早期胃癌;
3、晚期胃癌(局部晚期、伴有淋巴结融合转移、肝转移、肺转移、腹膜转移等);
4、早期结直肠癌;
5、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涉及保留肛门直肠功能的);
6、晚期结直肠癌(局部晚期、伴有淋巴结融合转移、肝转移、肺转移、腹膜转移等);
7、残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胃结直肠肿瘤、肿瘤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8、胃肠道间质瘤;
9、复杂的腹腔肿物及腹膜后肿瘤。
六、患者如何申请参加MDT?
1、住院病人,请联系本组主管医生,由主管医生申请;
2、门诊病人,至1号楼3楼多学科综合诊室申请。
因每次肿瘤MDT的时间及名额有限,且医师需要整理病例资料并制作成幻灯,需要参加肿瘤MDT的患者一定要提前预约,多学科综合门诊预约电话:0431-84995826,门诊患者注意一定要提前将病例资料准备齐全,以利于专家团队评估,制定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
附:住院患者MDT工作流程
主管医师发起申请MDT,经科主任同意后填写《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
↓
患者预约缴费
↓
约定时间地点开展讨论
↓
申请科室医师汇报病史
↓
支持专家团队各位专家资料分析,提出个人意见
↓
MDT牵头人或科主任总结
↓
填写《多学科协作诊疗病例讨论意见书》
↓
与患者及家属会谈,告知讨论结果
↓
方案实施
↓
实施后病例随诊
附:门诊患者MDT工作流程
门诊MDT工作流程
患者本人(或家属)填写申请表申请
↓
门诊核实相关资料
↓
确定符合多学科门诊条件
↓
患者预约缴费
↓
按预约时间接受门诊
↓
支持专家团队讨论诊治
↓
填写《多学科协作诊疗病例讨论意见书》
↓
出具会诊结论
本文是季福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