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给我留言咨询关于肺结节的问题。
本文重点:
把握好AIS和MIA的影像诊断尤为重要。两者的影像诊断是提高肺癌诊治率的关键所在。
我院肺部小结节1024靶扫描,将肺结节诊断率提高至95%以上。
我院肺结节诊疗中心杨如松院长团队,单孔极致微创+EDDA三维重建肺段精准诊治+Tubeless快速康复+术中移动CT+肺结节射频消融,一整套体系,多种办法解决肺结节问题。
前言——在2019年国际呼吸病暨美国胸科学会联合会议(ISRD-ATS)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的张国桢教授向我们传授了关于微小肺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要点。
关于肺结节,如何谨小慎微、防微杜渐而又不操之过度,这把界尺如何持平的学问,张教授总结如下:
EAST(Early detection;Accurate diagnosis;Surgery should be minimally invasive ;Teamwork for precise biopsy)是亚厘米周围型肺癌的处置原则:早筛早诊是关键,诊治端口要前移,重点必需在零期。要理解这21字箴言,我们先来了解第一个问题:何为早期微小肺癌?根据IASLC第八版肺癌TNM分期,早期肺癌是指≤3cm的IA期肺癌,其中重点是0期原位癌(AIS)和≤1cm的IA1期微浸润癌(MIA),合称为早期微小肺癌,它们的5-10年术后生存率可达98%-100%,早期肺癌虽然很微小,但是却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从单个癌细胞开始通过血管的进入,倍增发育到直径1 cm、重量1 g的原位癌、微浸润癌约需5-10年时间。此期间是早期微小的、不发病阶段(cancer without disease),所以可以称它是无症状的、无伤害的、发展很慢的懒癌。在组织学上因为原位癌不具有侵袭能力,它与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均归入浸润前病变也即良性阶段的范畴。因为IA1期的微浸润癌是≤1 cm,所以将≤1 cm作为早期微小肺癌的临界值并用来作为有无风险的评估是合理的。由原位癌转化、演变成微浸润癌之后,由于肿瘤血管的增生、增殖,它即进入一个较快的生长期,从1 mm3的癌组织含有100万个癌细胞开始,在1-3年内肿瘤可以从1 cm增大至2-3 cm,重量由1 g增加到100-300 g。肿瘤最大径每增加1 cm患者预后会更差,一旦进入浸润期,转移的几率明显增加。
中晚期的生存率低:IIA期、IIB期、III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降至46%、36%、20%。因此提高0期肺腺癌的诊断率,及早启动干预,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将肺癌诊断和治疗的关口前移才是提高肺癌治疗水平与提高肺癌五年生存率的关键所在。所以把握好AIS和MIA的影像诊断尤为重要。两者的影像诊断是提高肺癌诊治率的关键所在,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第二个问题:如何由CT影像来准确诊断AIS/MIA?AIS/MIA=持续存在的磨玻璃样肺结节(GGN)+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CT angiogram of tumor angiogenesis,CTA-TA征)。寻觅CTA-TA征:“血管移动”+“血管联通”

图3:肿瘤微血管移动-联通征三阶段示意图
移动+联通血管是包括微小血管进入瘤结节后形成穿过、连接、汇合、截断、变窄、僵直、扭曲、牵拉、聚集、强化、增粗等多种CT征象,可总称为肿瘤微血管移动-联通征或称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

纯磨玻璃结节的平均CT值对良恶性的判断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病理上pGGN从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演变、转化、发展至微浸润癌的过程中,由于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大,排列密度逐渐增加,侵袭能力逐渐增强,因而pGGN的CT密度值随之会有较大的升高。CT值在-500至-400 HU的范围且有进行性增高,提示恶性几率加大,处在危险地带[可作为浸润前期病变(AAH/AIS)与MIA的临界密度值];
CT值在-600至-500 HU的范围,提示恶性几率较低,处在中间灰色地带;
CT值在-700至-600 HU的范围,提示是良性阶段,处在安全地带。
结合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判断由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转化为原位癌,或进而发展到微浸润癌的可能性,当然还必需结合其他形态学变化作综合性的判断。■ CT图像后处理与3D技术的新模式:对肺结节的诊治及肺血管/支气管具有重要价值。
图6:南京市胸科医院-肿瘤与血管的CT影像和3D重建对比通过手段和方法,我们终于发现了早期微小结节。于是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也就出来了:应该如何处理?张国祯教授表示,应该将肺癌扼杀在微小阶段(6-9 mm微结节)。

欢迎大家给我留言咨询关于肺结节的问题。
本文重点:
把握好AIS和MIA的影像诊断尤为重要。两者的影像诊断是提高肺癌诊治率的关键所在。
我院肺部小结节1024靶扫描,将肺结节诊断率提高至95%以上。
我院肺结节诊疗中心杨如松院长团队,单孔极致微创+EDDA三维重建肺段精准诊治+Tubeless快速康复+术中移动CT+肺结节射频消融,一整套体系,多种办法解决肺结节问题。
(本文部分转自微信公众号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是侍晔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