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艾滋病患者共进晚餐!
您会拥抱艾滋病患者吗?
您会与HIV感染者共进晚餐吗?
2019年12月1日,
让我们走进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HIV有两个亚型:HIV-1、HIV-2,中国以HIV-1感染为主。HIV主要攻击人CD4+T淋巴细胞,造成人体免疫力低下或缺失。目前中国大约有艾滋病感染者85万,每年新增8万例左右,处于低流行水平。
艾滋病的分期: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血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艾滋病有哪些表现?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
各种继发感染接踵而至。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这些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往往大大超出常规表现。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常见为卡波济肉瘤、淋巴瘤、宫颈恶性肿瘤等。
HIV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3种传播途径分别为:
1.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2.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3.血液传播:
①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
②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③日常生活中共用血液污染的剃须刀,牙刷以及纹身、纹眉等美容器械等。
除了以上三条外,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艾滋病还有其他传播途径。所以正常生活、工作、娱乐、运动等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
艾滋病如何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
HIV并不通过日常的体表或体液接触传播,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目前最常用的仍然是鸡尾酒疗法(常用组合: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3TC + TDF + EFV)),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据专家介绍,目前的治疗方案的疗效基本可以保障患者接近自然寿命。
做好预防 有艾不可怕!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艾滋病毒;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及时治疗性病, 不要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提倡使用安全套;不与别人共用针头,使用已消毒注射器;小心使用血制品。
特异性预防
① 按WHO目标及90-90-90计划,发现即治疗,治疗即预防
② 艾滋病疫苗:美国对含有gp120成分的两种艾滋病疫苗进行了第二期296人的试验,由于已有6人发生了感染,而暂时终止。泰国正进行UBI合成疫苗试验;
③ 阻断母婴传播。
综合预防
① 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全国范围内进入各个社区进行健康宣教;
② 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尤其是与外籍人员乱性行为,取缔暗娼;
③ 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④ 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 不进行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⑤ 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份及血液制品时,必须进行HIV检测;
⑥ 国内供血者需要进一步规范和HIV排选,严防HIV传播;
⑦献器官、组织及精液者应做HIV检测;
⑧ 建立艾滋病检测中心;
⑨ 提倡使用避孕套和避免肛交;
⑩ 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
虽然艾滋病目前还不能实现治愈,但现有的治疗方案已经可以大大的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艾滋病患者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战胜病魔,同时社会用该给艾滋病人群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不能歧视,更不能抛弃。加强科普、预防为主、积极面对是抵御艾滋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是张海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