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航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识别与管理
1215人已读
不稳定型心绞痛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状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远端血管栓塞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常见类型。

临床表现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胸部不适的程度较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十分钟;可出现静息或夜间心绞痛;胸痛可放射至新的部位;发作时可伴有新的相关症状,如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呼吸困难;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阈值突然或持久降低;常规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只能暂时甚至不能完全缓解症状。

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具有潜在危险的严重疾病,治疗目的包括即刻缓解缺血和预防严重不良反应(死亡或心肌梗死或再梗死)。治疗包括抗缺血、抗血栓、调脂治疗、血运重建、中医药治疗等。
本文是余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