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髋关节周围截骨/股骨头坏死 内固定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和常见问题指导
髋关节周围截骨/股骨头坏死 内固定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和常见问题指导
术前指导
1. 踝泵运动:要求患者把足踝用力跖屈保持10秒(绷脚),然后足踝呈背屈保持10秒(勾脚)。
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每日200次以上,每组做40-50次。
2. 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练习:要求患者把膝关节伸直紧贴床面,同时大腿肌肉绷紧保持10秒。
每日100个以上,分成3-4组,每组20-30次。
(以上锻炼,即可增加肌肉力量,防止术后肌肉萎缩;又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
止下肢静脉血栓)
3. 肌肉练习:绷紧臀部肌肉,保持10秒后放松。每日100个以上,分成3-4组,每组20-30次。
4. 肺功能锻炼:①深呼吸训练:深吸一口气,屏住2-3秒,再缓慢均匀呼出,10-20下/次,3-4
次/日。
②有效咳嗽:深吸一口气,屏住2-3秒,用力咳出,3-5下/次,3-4次/日。
(因截骨手术均为全麻,会进行气管插管,以上联系能有效防止术后坠积性肺炎等)
5. 床上大小便训练,学会卧位使用便器。
6. 翻身练习:陪护抬起患肢,随身体一同转向健侧,两腿之间夹10cm厚软枕或棉被。
7. 练习使用双拐站立及行走(患肢不负重),调整双拐高度(拐杖最上端距离腋窝约2cm
即可),提前适应。
8. 术前根据入院时的抽血化验的红细胞水平,进行备自体血和配异体血。
9. 因截骨术中出血较多,需行全身麻醉,便于控制血压,减少出血和避免术中惊醒的不良反应。
手术当日
1. 患者主动训练: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训练,同术前指导。
2. 被动锻炼:①患者健腿踩在床上,把身体抬起,家属给患者进行背部及臀部按摩。
②家属给予挤压按摩双下肢(从下到上)。
③以上训练每2小时一次,每次15分钟。
3. 肺功能锻炼:同术前第4条指导。
4. 术后6小时枕枕头,可少量饮水,肛门排气后可进流食(但禁忌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以及易导致过敏的鱼虾等食物),术后6小时可协助翻身拍背。
5. 如手术接在后面较晚开始,医生会酌情予以葡萄糖液点滴或口服术能液,以维持正常体能。
术后第1日
1. 患者主动训练:
①继续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训练,保证数量和质量。
②屈髋屈膝练习:患者平躺,脚后跟逐步向臀部移动但不离开床面,做屈髋屈膝练习,每次
10个,2-3次/日。
2. 被动锻炼:同手术当天第2条指导。
3. 半卧位训练:摇高床头30-60度,适应体位变换,为下地做准备
4. 膀胱功能训练:定时夹闭尿管,患者有尿意时打开,为次日拔除尿管做准备(根据病人情况,
也可当日拔除)。
5. 进流食后如无腹胀,可逐渐过渡到半流食(面片汤等),每天坚持2个鸡蛋,术后逐渐适当添加:
牛肉、鸡汤、鸡肉、骨头汤、猪肝、高铁钙奶粉、大红枣、蔬菜和水果等换着吃,补充营养。
6. 翻身训练:护士及陪护人员协助抬起患肢,两腿之间夹枕头,与身体一同顺势转向健侧,侧卧30分钟左右,再转平卧,方法是护士及陪护人员协助扶住患肢,双手和健侧下肢三点支撑,做身体的翻转。同术前指导第6条。
7. 根据术中出血、贫血及全身反应情况,复查抽血,必要时输异体血。
术后第2-7日
1. 患者主动及被动训练:同术后第一天第1和2条指导。
2. 床边坐位练习:先半卧位,头不晕适应后,在家属或陪护人员帮助下,逐渐将两腿下垂于床
边坐好,每次不超过2小时。防止术后早期静脉回流尚未建立引起患肢肿胀。
3. 站立及行走练习:拄拐杖站立及行走(先床边坐起不头晕后再站立),要穿平跟,软底,跟脚
的防滑鞋,同时家属陪同。每天3次,每次在房间里走上1-2圈。
4. 患肢活动度练习:拄拐杖站立(注意患肢轻踩地面,约术前体重的20%,不能完全负重),患者练习往前踢腿(不超过30度),外侧踢腿(不超过30度),屈曲小腿,每个动作保持5-10秒后放松,每次15-20个,4次/日。
5. 刚练习下地行走时,必须由家人陪同才能上厕所解大小便,防止因贫血、体力不足引起的晕厥、虚脱和摔倒。如果感到体虚,可酌情饮用葡萄糖温开水、卧床稍作休息,再行康复锻炼。
6. 术后48小时内应将尿管拔除,拔除后患者应多饮水,每日擦洗会阴部早晚各一次,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污染伤口及泌尿系感染,否则可能会引起的全身高烧。
7. 医生会进行术后伤口第1次换药,一般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
8. 医生会开术后第1次拍片复查X线片检查单,由陪护推床至放射科拍片。一般拍摄3张片子:骨盆正位片、左髋65度假斜位和右髋65度假斜位片,均需站立,由2名家属搀扶。
9. 出院前带2盒吲哚美辛栓,术后止痛和防治异位骨化。
10. 出院前的一个工作日,请至病案室(医院复印病历的地方),办理外地病历的邮寄业务。
术后第2-6周
1. 继续患肢肌力及活动度练习,预防下肢血栓,增加肌力。
2. 术后14天,打开伤口敷贴,检查伤口不红不肿、无渗液渗血等不良反应,可揭去敷贴,术后
第17天伤口皮肤恢复完好,可淋浴(但禁止使用浴巾等擦搓伤口或揭去疤痕,防止引起感
染),淋浴后最好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伤口2次,必要时使用黄色的邦迪创可贴贴伤口上。
3. 继续床边坐起,站立练习,大小便练习及生活自理。注意大小便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
4. 偶有患侧膝关节酸胀或轻微疼痛,可使用扶他林乳胶剂涂抹于患处或配合热水袋敷。如膝关节后方剧烈疼痛,无法缓解,请至医院就诊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排除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极低)。
5. 偶有患侧大腿外上方靠近刀口处麻木,可能是术中或术后股外侧皮神经受到刺激,不必惊慌,可服用甲钴胺片+复合维生素B,一般术后3-6个月可以完全恢复。
术后6周以后
1. 下肢肌力训练:患者站立拄拐,患肢可部分负重(不超过术前体重的50%),往前踢腿,往侧踢腿,屈曲小腿,每个动作保持10秒左右后放松。每次15-20个,4-5次/日。
2. 侧抬腿训练(蚌式练习):患者侧卧,屈髋约30度,屈膝约90度,以患侧踝关节和髋关节为支点,患肢抬起约10-20cm,保持5-10秒左右后放下。每次15-20个,4-5次/日。
3. 扶拐杖站立及行走,每天下地练习4-5次,每次30-60分钟。逐步增强肌力和患肢平衡练习。
4. 术后3个月至门诊复查,一般严格按照此康复指导材料进行术后锻炼,待截骨处骨质修复完整,可以脱去双拐,改为健侧手扶单手杖2-3周后,可以完全托脱去拐杖,正常行走。
5. 髋关节周围偶有酸胀,可通过抬高患肢、卧床休息,配合口服迈之灵片消肿处理。
6.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决不能偷懒,需要保持良好心态。康复锻炼要坚持,要想早日走好不瘸,只有锻炼可以达到。方法要得当,锻炼需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术后每个人都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所以需要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数量。出现一些酸痛等症状不用慌,通常是通过休可以得到缓解。
7. 如遇到病情特殊,需一对一指导,请通过好大夫网站联系。
注:髋关节周围截骨(PAO+DFO, 上下截骨)或髋臼内移截骨或股骨头骨骺滑脱内固定术后功能锻炼比单纯上截骨术后功能锻炼晚2-3周。
本文是陶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