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胆囊结石需要手术治疗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越来越普及,胆囊结石的认知率也逐渐增高。那么那些胆囊结石需要手术治疗呢?具体来说就是下面这些。
发生过胆囊疼痛等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均需要手术治疗。
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积极治疗,可随诊观察,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的数量多,或者最大的结石直径超过了2.5cm。多个结石或者大直径结石会反复刺激胆囊诱发慢性炎症,增加癌变风险,同时也容易发生结石梗阻的并发症。
胆囊壁增厚(超过3mm)、钙化或瓷性胆囊 。胆囊作为一个储存胆汁的器官,靠胆囊壁的收缩将储存的胆汁排入消化道,它的收缩性能至关重要,如果胆囊壁发生了钙化,胆囊的功能也就发生了不可逆的丧失,这样,胆囊内的胆汁淤积使结石继续增大,也有结石堵塞胆囊管发生外科急症的风险。
直径超过1cm的胆囊息肉或结石伴胆囊癌家族史。出于预防癌症,及时止损的考虑,建议手术。
儿童胆囊结石。儿童发生胆囊结石的概率很低,一旦发生,则提示先天性的胆囊收缩或者排泄畸形,或先天性胆固醇代谢障碍,这些病变都不可逆,所以应手术,避免并发症。
发现有胆囊结石,但自身医疗服务不便利者。居住在边远或者交通不发达地区、或者长期在野外工作,医疗服务不方便,这种情形是建议尽早手术的,因为胆囊结石可以随身体姿势位置的改变发生移动,一旦胆囊结石移动到与胆囊相接的胆囊管、胆总管中,可能会堵塞这些管道,导致急性胆管炎等外科急症,短时间内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
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及术后身体的恢复速度都比同龄人要差,手术风险大。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发现胆囊结石后,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应在病情平稳时手术治疗。
本文是薛东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