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薛东波 三甲
薛东波 主任医师
哈医大一院 微创胆道外科

如何预防胆囊息肉

1628人已读

有句古话说得好: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指的就是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从根本上阻断祸患的降临。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息肉的患者数量正在逐年增多,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朋友来向我咨询是否有可靠的方法预防它的发生,一些已经诊断有胆囊息肉的患者也来询问是否有办法预防其进一步长大甚至恶变。可惜的是,目前胆囊息肉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所以暂时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息肉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大多数息肉患者的息肉类型——胆固醇息肉,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及饮食习惯来有效预防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胆汁是从何而来,由哪些物质所组成?很多老百姓朋友有一个误区,认为胆汁既然叫“胆”汁,固然是从胆囊中分泌而来。其实不然,虽然称其为“胆汁”,但它却是由胆囊的“邻居”——肝脏所分泌而来的。肝脏在一天24小时中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分泌胆汁所以在非消化期大量分泌出来的胆汁肝管流入胆囊内贮存;当处于消化期食物经过胃肠道反射性刺激胆囊收缩,从而将储存的胆汁排到十二指肠,促进我们食入脂肪的消化分解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除了含有水分外,还含有数种重要的物质: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等,其中胆盐和胆固醇的适当比例是维持胆固醇成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当胆固醇分泌过多或胆盐减少时,胆固醇都会沉淀下来。我们之前所说的胆固醇息肉就是由于胆汁中脂质异常代谢,胆固醇过多,胆盐和胆固醇比例失调,导致胆固醇结晶析出,形成息肉。由此可见,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凡是会加重肝胆代谢、清理负担,引起胆汁代谢失衡,胆固醇比例失调的因素,都有形成胆囊息肉的风险。比如:

1、不吃早餐,饮食无规律:当我们按照一日三餐规律饮食时,储存在胆囊中的胆汁就能够定时释放,从而保证了胆汁的流动性,减少了胆固醇沉淀的风险。如果我们的饮食变得不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胆囊长时间不能释放胆汁,胆汁处于高度浓缩的状态,此时溶解在胆汁中的胆固醇高度饱和,甚至析出形成泥沙样结晶,久而久之形成的结晶不断壮大,最终演变成我们所说的息肉。

2、高胆固醇饮食:前面说到胆盐和胆固醇的适当比例是维持胆固醇成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当我们摄入过多的胆固醇时,肝胆的代谢负担加重,引起胆汁代谢功能的失衡,胆固醇占比增加,使得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平时我们应该限制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特别是已经诊断胆囊息肉的患者更是应该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食品。

3、大量饮酒: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因此,饮酒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不断地刺激胆囊最终形成息肉。

4、工作压力大,性情烦躁易怒:中医中有个老话:忧思过度,烦躁易怒者易伤肝郁结,反复如此将致脾虚,脾虚则运化失常,导致胆汁分泌不畅,长期淤积,胆固醇浓缩析出,进而形成息肉。所以,要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如何预防胆囊息肉,那就是“限酒低脂饮食好,早餐顿顿不能少,规律饮食很重要,心平气和压力小。”

薛东波
薛东波 主任医师
哈医大一院 微创胆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