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个啥?发现了怎么办?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上的一类隆起型疾病。人群发病率约4.2%-6.9%。胆囊息肉基本都是超声发现,但超声很难确定性质,超声诊断会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或胆囊息肉样病变。非手术治疗方式:胆囊息肉无有效药物治疗。建议定期复查胆囊超声、改变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控制血脂、血糖等。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能够彻底治疗胆囊息肉。如下情况之一需要手术治疗:1、伴有临床症状;2、最大径>10mm;3、最大径6-9mm息肉,同时伴有年龄>50岁、或6个月内息肉增大>2mm、或胆囊壁厚>3mm等。
刘立国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17日 182 0 0 -
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胆囊息肉: 1.息肉直径≥10mm。较大的息肉恶变风险相对较高。2.息肉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比如在复查过程中发现息肉增长速度较快,提示可能有恶变倾向。3.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炎,且症状明显。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等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4.息肉为单发、宽基底,或合并胆囊壁增厚等异常表现。这种情况恶变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以下情况的胆囊息肉通常不需要手术: 1.息肉直径小于10mm。一般来说,较小的胆囊息肉恶变风险较低。2.多发性胆囊息肉。通常多发性息肉相对单发息肉恶变几率小。3.没有明显症状。如果胆囊息肉未引起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可暂不手术,定期观察。 对于不需要手术的胆囊息肉,应定期进行超声复查,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等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湘雅三医院肝脾门脉高压症门诊科普号2024年09月22日 385 0 0 -
胆囊息肉怎么判断大小#胆囊息肉
孟泽武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14日 35 0 1 -
胆囊息肉是肿瘤吗?
不一定。胆囊息肉是一种统称,所有的从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的隆起样病变都称为胆囊息肉,所以有时超声检查的报告也会称为息肉样病变。最常见的胆囊息肉有胆固醇性、炎症性和肿瘤性。真正会癌变的是肿瘤性息肉。只是依靠目前的检查手段无法准确分辨息肉的类型,即使有超声造影和增强CT等检查,也有一定误差,而且由于胆囊息肉大多没有不适症状,如有早期癌变也无法及时察觉,而一旦病情发展后果又极严重,因此,胆囊息肉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复查。
姜皓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01日 342 0 0 -
聊聊“胆囊息肉样病变”
有的朋友查体时检查肝胆彩超,经常会有这样的结论“胆囊息肉样病变”,当看到这样的结果时,好多朋友就很紧张,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那么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这个“胆囊息肉样病变”。首先,胆囊息肉样病变在肝胆外科门诊那几乎是每天都有不少,因此它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胆囊疾病,您不要过于担心。一、概念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它是术前形态学和影像学诊断的概念。从病理学的角度主要包括胆囊息肉和胆囊腺瘤两种。前者也就是我们通畅所说的胆囊息肉,它是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胆囊腺肌增生症等,其中以胆固醇性息肉多见。胆固醇息肉是由于体内过多的胆固醇析出后沉积在胆囊黏膜上,向腔内形成的小隆起样病变,一般有蒂,基底较窄。而胆囊腺瘤则为肿瘤性息肉,可以恶变,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因此胆囊息肉和胆囊息肉样病变不是一个概念,后者更为广泛。二、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慢性炎症、遗传因素、胆囊发育异常、胆囊功能异常及饮食方式等有关。三、临床表现大多数情况下本病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都是在体检的时候检查肝胆彩超发现的,极少数病人可表现为右上腹部或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伴有腹痛,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右季肋部,伴有向右肩背放射等。四、诊断首选肝胆彩超,多数情况下超声表现为胆囊壁单发或多发等回声或高回声小结节,直径一般较小,常不超过10mm,其后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并且超声可以初步评估病变的大小、有无蒂、基底情况以及血流信号等。对于病变较大,倾向于其恶变者,则需要强化CT或MRI来进一步评估。当然确切的诊断要依靠病理来鉴别。五、治疗原则1、对于没有症状,多发的息肉样病变并且直径小于1cm者,暂不需要手术,可继续观察,病变较小者,一般可6个月复查一次,对于已经达到8-9mm者,可考虑3个月复查一次。2、外科手术指征:①有症状者。由于胆囊息肉多无明显症状,对于有症状者需要先排除精神因素、胃肠道病变、胰腺等其它疾病。②病变直径大于1cm者,尤其是单发、蒂短、基底宽、有血流信号者。③胆囊颈部息肉,影响胆囊排空者。④合并胆囊结石者。⑤合并胆囊胆囊炎、胆囊壁明显增厚者。⑥随访观察过程中如果息肉在短时间内增长比较迅速,也建议积极手术治疗。目前标准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疤痕小、恢复快等特点。切除的胆囊都应做病理检查。对于恶性者,要做淋巴结清扫和扩大切除。3、胆囊息肉样病变无有效药物治疗。六、预防虽然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在我们生活中如果加以注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1、规律均衡饮食,避免不吃早餐,避免长期油腻饮食、高胆固醇饮食、饮酒等。2、适当运动。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情绪不佳。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科普号2024年08月16日 140 0 0 -
19岁男孩胆囊熄肉,父母坚决不让切
19岁男孩胆囊熄肉,父母坚决不让切19岁男孩胆囊熄肉,父母坚决不让切·
黄安华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25日 430 0 1 -
胆囊良性疾病--胆囊息肉
一、概述 胆囊息肉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是形态学诊断的概念,又称“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健康体检的推广,越来越多的胆囊息肉被检测出来。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因地区和人群而异。据文献报道荷兰人口的胆囊息肉发病率较低,仅为0.9%;亚洲人的发病率较高,约5.4%-9.96%;我国胆囊息肉发病率为6.9%-9.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59岁为发病高峰。二、胆囊息肉形成的危险因素1.年龄与性别 性别是胆囊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与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关系尚无共识,有研究报道胆囊息肉的患者主要集中在40-59岁的中年人;也有数据显现,随着年龄增长,患胆囊息肉的风险显著增加,年龄≥65岁的患病率是18岁患者的4.5倍,这可能和患病的年龄累计效应有关。2.乙肝病毒(HBV)感染 HbsAg阳性是胆囊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HBsAg阳性受试者的胆囊息肉风险大约是HBsAg阴性受试者的2.5倍。研究表明胆囊息肉可能与HBV引起胆囊粘膜变化、胆固醇沉积和胆汁粘度增加有关,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来阐明。3.脂肪肝 目前脂肪肝与胆囊息肉的关系尚不明确,有文献报道脂肪肝与>5mm息肉有关。4.血脂 大量文献显示高甘油三酯(TG)水平、高总胆固醇(TC)水平、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和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是胆囊息肉发展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是胆固醇的主要载体,通过影响胆汁的浓度和胆汁中胆固醇的代谢,显著增加了GPLs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代谢综合征与多发性胆囊息肉有关。血脂异常是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使胆囊病变患者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2.674倍。5.体重超标 体重超标是胆囊息肉形成的危险因素,胆囊息肉的患病率随体重指数(BMI)增加而升高,并且肥胖是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6.种族 多项研究显示亚洲人胆囊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种族。东南亚人情胆囊息肉患病率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群的5.8倍,印度人患胆囊癌的风险明显高于白种人。三、胆囊息肉分类 病理学上将其分为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良性息肉又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肌病;肿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恶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癌。1. 良性息肉胆固醇息肉 胆固醇息肉是最常见的胆囊息肉类型,约占总体的50-70%,通常<10mm,并且有蒂,外观呈黄色、易碎,通过蒂附着在胆囊黏膜表面。一些研究认为胆固醇息肉的形成可能是胆固醇在胆囊壁固有层中的巨噬细胞内沉积所致,与细胞增殖无关,一般不发生恶变。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是胆囊息肉的另一常见类型,约占总数的25%,多为单发,常位于胆囊底部,大小10mm-20mm不等。胆囊腺肌症分为局灶性、阶段性和弥漫性三种类型。其形成被认为是胆囊壁黏膜和固有肌层增厚的结果,并且与胆固醇警惕或结石沉积有关。炎性息肉 炎性息肉约占总数的10%,直径一般<10mm,其形成与慢性炎症有关,由肉芽形成和继发于慢性炎症的纤维组织构成。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可为单发或多发,常发生于胆囊体部和底部,组织学特征是上皮细胞增生伴粘液腺上皮化生、与间质纤维肌肉层相连的平滑肌纤维和杯状细胞。胆囊腺瘤 胆囊腺瘤少见,约为总数的4-7%,常表现为1mm-25mm大小、无蒂蒂孤立性息肉,有明确的恶变倾向。其起源于胆囊壁偏平细胞或发育不良的上皮细胞。2. 恶性息肉 腺癌是胆囊恶性息肉的最常见类型,此外还有印戒细胞癌和粘液腺癌等类型。四、胆囊息肉的诊断 胆囊息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通常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一些晚期恶性息肉患者可能出现腹痛、消化不良和黄疸等症状。由于血液指标诊断胆囊息肉的特异性差、准确度低,目前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因其较高的诊断率、经济、可复测性高,是胆囊息肉诊断和随访的主要检测手段。CT、MRI、内窥镜超声(EUS)、微流成像(MFI)等检查方法,虽然也有助于胆囊息肉的诊断,但不常规使用。除非怀疑胆囊恶性肿瘤时,才作为进一步检查使用。五、胆囊息肉的治疗手术指征 针对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是防止其发生恶变,对于具有恶变风险的胆囊息肉,建议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如下:1.有症状的胆囊息肉;2.合并胆囊结石的息肉;3.长径≥10mm的息肉;4.宽基底的息肉;5.生长较快的息肉,随访两年增长≥2mm;6.长径<10mm,但影像学证实血供丰富的息肉;7.影像学未检测到血流信号的长径5-9mm息肉,合并胆囊癌危险因素的息肉(年龄>50岁,6个月内胆囊息肉增大超过2mm、胆囊壁增厚>3mm等);8.合并胆道畸形(折叠胆囊、隔膜胆囊、重复胆囊、胆胰管汇合异常)的息肉;9.胆囊腺肌症;10.胆囊腺瘤。手术方式: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息肉的金标准;2. 因保胆取息肉手术,并未彻底去除形成息肉的病因,而且保胆手术本身会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不建议行保胆手术治疗胆囊息肉;3.1cm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济宁市公共卫生中心马建博士近期开展的针对胆囊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相比其他单位开展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更小,更美观,恢复更快。
马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23日 652 0 0 -
什么样的胆囊息肉需要手术
胆囊息肉是形态学的名称,泛指向胆囊腔内隆起的病变,多为良性。胆囊息肉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大类,其中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腺癌;非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瘤病。胆囊息肉大多无症状,而在体检时偶然被发现,也有少部分息肉会引起右上腹不适或疼痛症状。那么什么样的胆囊息肉需要手术呢?胆囊息肉如果有下面的恶变危险因素,则应该手术行胆囊切除:1.直径超过1厘米;2.单发病变且基底部宽大;3.息肉逐渐增大;4.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等,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者。病人如果没有以上情况,也没有症状,则不需要手术(其实大部分患者都属于这种情况),应该每6-12个月复查超声一次。不过,胆囊息肉掌握手术指征也是很专业的事,建议找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当面咨询。
孟凡斌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05日 437 0 0 -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邹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04日 43 0 1 -
胆囊息肉多大需要手术?
周益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27日 55 0 1
胆囊息肉相关科普号
高鹏骥医生的科普号
高鹏骥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普通外科
3260粉丝35万阅读
张勇医生的科普号
张勇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肝胆外科
7450粉丝14.6万阅读
王德利医生的科普号
王德利 副主任医师
阳信县中医医院
普外科
425粉丝3.7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黄安华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
胆结石 439票
胆囊息肉 77票
胆囊炎 25票
擅长: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胆囊腺肌症、萎缩性胆囊炎、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复杂胆道疾病;各种微创手术(针孔保胆、单孔切胆、二孔切胆、常规切胆、腹腔镜胆总管、ERCP),包括胆结石治疗和预防,保胆与切胆个性化选择,胆囊息肉治疗方案,疑难胆道疾病的诊治 -
推荐热度5.0麻勇 主任医师哈医大一院 肝脏微创外科
胆结石 284票
肝血管瘤 70票
肝囊肿 69票
擅长: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良恶性肿瘤、胆结石、胆管结石、胆管癌、胆管囊肿、胆息肉、胆囊癌、肝囊肿、肝囊腺瘤、肝包虫、肝腺瘤、FNH、脾囊肿、脾脉管瘤等肝胆系统疾病的腹腔镜及机器人微创手术治疗。 -
推荐热度4.7陈涛 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胆胰外科
胆结石 287票
疝 151票
胆囊息肉 35票
擅长:腹膜后肿瘤、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腹股沟疝的诊疗,能熟练开展普外科各类肝胆胰大手术,包括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腺体尾部切除等。尤其擅长微创腹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胆胰手术,腹腔镜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及食管裂孔疝,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