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嘉辉 三甲
刘嘉辉 副主任医师
中山一院 中医科

一次胆囊息肉治愈过程,分享中医治疗半年的成功经验

304人已读

在我国,随着超声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越来越高。

一、胆囊息肉是什么

概念: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突起或隆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

分型:胆囊息肉样病变分为:(1)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炎症增生性息肉、腺瘤样增生、胆囊腺肌症;(2)肿瘤性息肉: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胆囊癌。

发病:现代医学认为,乙肝病毒感染、代谢综合征、内脏肥胖、低密度脂蛋白低水平、胆囊壁增厚、糖尿病等均是胆囊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

治疗:临床治疗多以对症治疗或手术治疗为主,但胆囊切除后又可引起胆道生理功能紊乱和胆道流体力学改变,出现脂肪泻、腹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中医中医立足于整体、重视局部,兼顾整体与局部,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因此,发扬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优势十分重要。

二、中医对胆囊息肉的认识与治疗

胆囊息肉归属于中医“胆胀”“胁痛”“癥积”等范畴,病位在胆,涉及肝脾,责之于胆腑胀大,其临床表现以胁肋胀痛,胁下痛满,厌油纳呆等为主症。

中医药在治疗胆囊息肉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对于未达手术标准,或虽具有手术指征,但有强烈保胆意愿,且已排除恶性病变可能的患者可配合中医药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胆囊功能,预防息肉进一步增大或发生癌变

三、案例

患者:邹先生

年龄:46岁

主诉:发现胆囊息肉1年余,右上腹疼痛半年

诊断:胆囊息肉;脂肪肝

治疗:中医辨证施治

疗效:2022年8月4日广东省中医院彩超提示:胆囊内见数个附壁高回声团,较大约:4*3mm,考虑胆囊息肉声像;一直未予重视与治疗;半年前因右上腹疼痛至我处开始服用中药治疗。治疗后,2023年8月16日复查彩超:胆囊形态正常,胆囊壁不厚,腔内未发现病变

治疗前:2022年8月4日彩超提示:胆囊内见数个附壁高回声团,较大约:4*3mm,后方无声影,不移动,考虑胆囊息肉声像。

2023-10-29 165307_副本.jpg

治疗后:2023年8月16日复查彩超:胆囊形态正常,胆囊壁不厚,腔内未发现病变。

我院彩超_副本.jpg

诊疗经过:

处方截图_副本.png

四、如何预防胆囊息肉,你需要知道的:

1、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2、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3、低胆固醇饮食:降低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4、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鲜豆类等;

5、少吃辣椒、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宜用煮、蒸、炒、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6、坚持每天适度运动,保持良好作息,调节好情绪;

7、消除或避免胆囊息肉的诱因;如积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8、定期复查,一般建议起初每3至6个月复查一次B超。如果息肉没有变化,则可改为每1-2年复查一次。如发现息肉增大、症状加重达到手术指征时,应及时至外科就诊。

五、既往案例及科普,欢迎浏览阅读:

直肠癌术后并肝、肺、淋巴结转移,中医调理3个月,转移瘤缩小、CA199降至正常

肺癌并转移,中药调治半年,肿瘤持续明显缩小,ProGRP与NSE降至正常

肝脏结节变小了,“脾大”也缩小了,中医调理仅1个月

乳腺结节从2.6*1.5缩小至1.8*0.8cm,脂肪肝也好转了

甲状腺结节5类降到4类,中医调理仅4个多月

肿瘤患者的中医调养与食疗

甲状腺结节5类降到4类,中医调理仅4个多月

2023-10-28 212151.jpg


刘嘉辉
刘嘉辉 副主任医师
中山一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