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启晋 三甲
李启晋 主治医师
河源市人民医院 肝胆甲状腺外科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告诉你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720人已读

随着人们对健康检查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人会定期做体检,肝胆彩超项目是体检里一个常客,在彩超技术愈发进步的今天,很多早期病变难逃彩超医生法眼。胆囊息肉,就是这样一个经常在肝胆彩超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在肝胆外科门诊,经常会有人拿着体检报告来咨询“医生,我彩超检查报告单写着胆囊息肉,要怎么处理?”那么胆囊息肉到底是个什么病,要不要治疗?要怎么治疗?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什么是胆囊息肉?

06.png

胆囊息肉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简称,是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性病变的统称,所以这个病种是包括了几种病变在内的概念,如胆囊良性肿瘤、假性肿瘤、早期胆囊癌。总而言之,只要是彩超或者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突入胆囊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都可以叫胆囊息肉。

从定义来说,如果胆囊息肉被检查发现了,医生还暂时无法判定,这个到底是不是肿瘤(如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就属于非肿瘤性病变)、是不是胆囊良性肿瘤或哪种胆囊良性肿瘤(如胆囊腺瘤、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等),或者被检查时候是不是已经有可能发展成恶性(早期胆囊癌)。

二.为什么会得胆囊息肉这个病?

胆囊息肉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是现有的研究结果认为跟以下因素有关系:

02.jpg

1.遗传因素: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人患有胆囊息肉,那么这个家族的其他成员患有胆囊息肉的几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因此,如果有胆囊息肉家族史的人要警惕了,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看自己是否得了胆囊息肉。

01.jpg

2.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胆囊息肉的发生率呈上升至顶峰后下降趋势,顶峰多位于中年(40-60岁)。不过这也许跟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激素水平和免疫力处于变更期有关。

03.jpg

3.性别因素:目前大多数研究显示胆囊息肉多见于男性,并且多数研究发现男性性别为胆囊息肉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并且还有研究提示,不同年龄段的男性胆囊息肉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能促进脂质代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女性胆囊息肉的发生率。

04.jpg

4.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减少。这几项指标的异常改变也是胆囊息肉的危险因素,如果你有做血脂检测,可以拿报告单对照着看自己有没有哪项是符合上述改变的。

05.jpg

5.BMI:就是体重指数的简称,计算公式是“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也就是体重数(按公斤算)除以身高数(按米算)两次。BMI≥25kg /m2被认为是超重,超重后BMI越高,患胆囊息肉风险越高,这可能和肥胖人群血糖、血脂、血压异常比例相对较高有关系。

07.jpg

6.血糖异常:糖耐量异常的高血糖和糖尿病在某些研究中被认为是胆囊息肉的危险因素,原因是这会胆囊运动障碍,不过对于这个结论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然而控制糖尿病或高血糖状态,这总归是没错的。

08.jpg

7.乙肝病毒感染:多数研究认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或既往乙肝病毒感染史可增加胆囊息肉发生率。

三.胆囊息肉有哪些症状?

正如前文提到,大多数人的胆囊息肉是体检做肝胆彩超发现的,由此可知,胆囊息肉基本很少表现出临床症状。但是对于某些病人,胆囊息肉可能会出现如下两类症状:

1. 慢性上腹痛:经常表现为右上腹/上腹隐痛或绞痛,一般都是一阵一阵的发作,可在疼痛时候感觉到痛感向右肩部放射,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不适,这主要是胆囊息肉引起慢性胆囊炎或胆绞痛导致的。

2. 剧痛伴发热、黄疸:如果胆囊息肉长在靠近胆囊出口位置,息肉突然堵塞出口,就会导致胆囊内的胆汁无法排出,使得胆囊体积增大,继而出现右上腹出现剧烈的疼痛,严重可以出现发热、皮肤变黄(黄疸)。

如果检查发现胆囊息肉,期间出现慢性或急性疼痛、恶心呕吐、厌食、黄疸等情况,请及时去医院就诊,让专科医生评估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否跟胆囊息肉有关,因为胆囊息肉恶变成胆囊癌也会出现上述表现,千万不要耽误治疗!!!


四.胆囊息肉该如何治疗?是不是一定要手术?

胆囊息肉的治疗原则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争取把那些很可能变成恶性的胆囊息肉揪出来,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将恶变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临床医学者在经过数十年对这个疾病的研究,目前总结了以下一些情况(手术指征)是建议手术的:

★息肉最大直径≥10毫米,尤其是单发息肉;

★息肉最大直径在6-9毫米,但是存在以下任何一项风险因素:年龄超过60岁、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病史、无蒂息肉样病变(就是所谓宽基的息肉,可以想象成类似交通锥的样子)、局灶性胆囊壁增厚>4毫米。

★息肉最大直径<10毫米,在2年随访期内生长≥2毫米(这表明是短期内快速增生)。

★胆囊息肉合并急慢性胆囊炎,也就是说是有症状的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超声检查胆囊息肉血供丰富,怀疑癌变。

★有胆囊癌家族史。

09.jpg

胆囊息肉手术方式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微创手术。手术中医生将切除的胆囊进行快速病理检查,以此来排除恶变。一旦在手术中发现胆囊息肉已经恶变,就会按照胆囊癌的分期选择是否扩大切除范围,并进行相应区域的淋巴结清扫,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现我院已开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获得跟其他手术方式一样的治疗效果时,创伤更小,更加美观。

五.得了胆囊息肉,应该注意什么?

10.jpg

重要的事情强调三遍!

因为没人能够知道胆囊息肉在什么时候就恶变了,所以定期随诊很重要,要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彩超,如果胆囊息肉情况有变化,尤其是往坏的方向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你的胆囊息肉大小是6-9毫米并且没有上述说的恶性肿瘤风险因素,或有恶性肿瘤风险因素但是胆囊息肉≤5毫米,推荐在6个月、1年和2年时都要做一次胆囊彩超检查随访,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每1-2年复查一次胆囊彩超。

平时生活中,胆囊息肉的患者应该尽量做到注意休息,规律清淡饮食,肥胖人士适当减重,临床见过有部分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在患者改善作息饮食、控脂、控体重后,息肉最终完全消失的例子。

“胆囊息肉”总体来说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不需要任何治疗,所以得了胆囊息肉不必过于焦虑,只有符合上述第四点说的那些情况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唯一推荐的治疗手段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李启晋
李启晋 主治医师
河源市人民医院 肝胆甲状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