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平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莫让“痛风”变“痛疯”,这些注意事项你应该知道

发表者:张清平 人已读

痛风是人类最古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医学文献中就有记载。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直到13 世纪人们对痛风仍然束手无策,甚至认为痛风是由于“魔鬼”啃咬脚趾所致。痛风发作时疼痛剧烈,堪称“疼痛之冠”,但第一次发作时,即使不治疗也会在3~7 天内自然痊愈,来去如风,因此人们称之为痛风。

痛风的病因

认识痛风不得不从痛风的病因说起。痛风的本质是嘌呤代谢异常使血尿酸升高所引发的疾病。幸运的是,多数人即便患上了高尿酸血症也并不会发展成痛风,但这其实是一个概率游戏-血尿酸水平越高,未来发展成痛风的概率也越高。伴随血尿酸浓度不断上升,血尿酸最终会形成尿酸盐结晶体,在人体的关节以及肾脏等部位沉淀积聚,引发炎性反应,也就是痛风患者所感受到的剧烈疼痛。

痛风的危害

一旦发生痛风,后果远远不止是疼痛。痛风更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脑梗等多种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长期痛风可能导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引发功能障碍,而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更是威胁肾功能,严重的甚至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同时,别以为无症状期的高尿酸血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即便没有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尿路结石的概率高达一般人群的20倍左右,而且约20%~4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同样会发展为尿酸性肾病。所以及时就医是治疗痛风的最好办法,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查帮助患者诊断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痛风的饮食误区

提到痛风我们都知道要管住嘴,是不是那些好吃的,痛风患者就不能吃呢?其实,单纯的饮食控制只能使尿酸下降70~90 μmol/L,无法使大部分痛风患者达标,所以临床上并不提倡过分严苛的饮食控制。科学地放宽饮食范围,既可满足口感又可保护自己。

痛风急性发作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1.禁止局部热敷、按摩、针灸、理疗等,抬高患肢,关节制动,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

2.严格限制海鲜、动物内脏、大骨汤、火锅、菌菇、豆制品等高嘌呤食物,尽量选择牛奶、蛋类、新鲜果蔬(蘑菇、香菇、菠菜、菜花除外)、细粮等低嘌呤食物,忌酒(尤其是啤酒) 及甜饮料,多喝水(每天2000~3000 ml)、多排尿,以增加尿酸的排泄。

3.“急性发作期”治疗宜早不宜迟,用药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发病12 小时以内给药。

消肿止痛首选“非甾体消炎药”, 如依托考昔120 mg,1 次/日;或西塞来昔布胶囊200 mg,2 次/日;或布洛芬0.4 g,3 次/日等。此类药物有损伤胃肠道黏膜的副作用,可配合服用一些抑酸剂(如奥美拉唑)或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也可局部外用扶他林软膏。

秋水仙碱是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缺点是副作用(如腹泻、呕吐) 较大。痛风发作时立即口服2 片(1 mg),1 小时后再服用1 片(0.5 mg);12 小时后,可酌情再服1 片。之后每次1 片,2~3 次/日,直至症状缓解。疗程不超过两周,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

临床上,当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等常规止痛药效果欠佳或者存在用药禁忌时(如患者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可以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如强的松20~30 mg/d(0.5 mg/kg·d),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停药,总疗程7~10 天。

4.“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中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不是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炎症,故抗生素治疗无效,切勿滥用。

5.如果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前一直在服用降尿酸药物,仍可继续服用;如果之前未服用降尿酸药物,则急性期暂不宜加用,而宜等到急性期症状缓解2 周之后再加用降尿酸药物,以避免因血尿酸显著波动导致病情反复。

6.痛风急性期碱化尿液可以促进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及尿酸排泄,防止形成尿路结石,急性期可加服碳酸氢钠(小苏打), 每次0.5~1g (1~2 片),3 次/ 天,使尿pH维持在6.2~6.8。注意:“碱化尿液”并不是说pH值越高越好,尿液过度碱化(尿pH>7.0),不仅可导致碱中毒,而且容易形成钙盐结石。因此,在服用促尿酸排泄药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尿液pH值,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小苏打用量。

慢性缓解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为了防治病情反复,患者应尽量保持血尿酸长期稳定达标,治疗目标是把血尿酸控制在36 μmol/L以下,对于伴有痛风石的痛风患者,则要求把血尿酸控制在30 μmol/L以下。

2.缓解期的痛风患者尽管没什么自觉症状,仍须坚持低嘌呤饮食,多喝水,忌酒,防止关节受凉或受伤,注意控制体重。目前认为,肥胖所致的“胰岛素抵抗”是痛风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控制体重”比“管住嘴”还重要。

3.如果单纯改变生活方式不能使患者血尿酸水平控制达标,则应依据高尿酸血症形成原因(是合成增加?还是排泄障碍?),合理选择降尿酸药物。初发痛风应在关节炎症状缓解2周后启动降尿酸药物治疗。

4.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 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以便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及别嘌醇过敏患者,可首选非布司他。

5.血尿酸浓度下降的速度越快、幅度越大,发生“转移性痛风”的风险越大。因此,降尿酸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例如,别嘌醇应从50~100 mg/d起始,逐渐增加至常规治疗量300 mg/d。

6.首次服用别嘌醇者,应先做HLA- B5801基因检测,结果阳性者,避免使用别嘌醇,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服用别嘌醇期间,要特别注意皮肤改变,如果出现瘙痒、皮疹、咽痛及发热等不适,应立即停用上述药物并复查血常规等。

7.降尿酸药物的使用必须规范。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一样,痛风患者往往也需要长期维持用药。擅自停药很可能会导致尿酸上升及病情反复。患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配合生活方式干预,用最小的药量将血尿酸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减少可能的药物副作用和治疗费用。

8.不要轻信虚假广告。痛风与糖尿病一样,同属于代谢性疾病,虽可有效控制,但目前尚不能根治。民间流传或广告宣称的根治痛风的偏方、秘方,不可轻信,谨防上当。

总之,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饮水、勤就诊、坚持规范化治疗,就能逐渐减少痛风发作,直至不再发作,最终逆转和控制痛风。记住我们的口号是:“莫让痛风变痛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