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宏翔 三甲
陈宏翔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皮肤性病科

RPR和TPPA等梅毒检查结果应考虑哪些非梅毒问题?

4857人已读

1.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circle card test, RPR)可用于梅毒筛查,而其定量试验可用于疗效观察。但需注意:

(1)假阳性反应。①急性假阳性反应:持续时间<6个月,见于病毒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病毒性肺炎等)、疟疾、免疫接种、妊娠和实验或技术错误。②慢性假阳性反应:持续时间>6个月,女性多见,见于结缔组织病(如SLE)、伴有免疫球蛋白异常的疾病、麻风、老年人、恶性肿瘤和麻醉剂成瘾等。假阳性反应的滴度一般较低,约1:8以下,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能很高。另外实验误差(温度、滴度、时间、试剂、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被污染)等。

(2)前带现象。

(3)血清固定现象。

2.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临床常用

(1)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TA-ABS):为诊断金标准。

(2)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PPA)是梅毒特异性试验用于梅毒确诊试验,治愈后可终生阳性,不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很少出现假阳性。但有1%的生物学假阳性,如红斑狼疮可使FTA-ABS呈假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嗜异性抗体可使TPPA呈假阳性;麻风病人的非特异性试验假阳性可达40%,特异性试验也可呈阳性。

陈宏翔
陈宏翔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皮肤性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