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没有心脏病,孩子为什么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呢?
有些先心病患儿的家长一直有疑虑:我们都没有心脏病,为什么孩子却得了先心病呢?首先要明确,先心病并不是遗传病,造成先心病的原因非常复杂。
先心病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很多干扰心脏发育的因素都会导致先心病的发生。最常见影响因素包括:
· 怀孕早期前三个月,风疹、流感、柯萨奇病毒感染。
· 孕妇叶酸、营养缺乏。
· 怀孕期间服用致畸药物,如避孕药、抗肿瘤或抗癫痫药物。
· 孕妇患有糖尿病,未经治疗及控制病情。
此外,胎儿早产、孕妇年龄较大、不良生活习惯、孕期负面情绪影响,也是新生儿先心病的重要因素。
先心病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有多种分类方法。可根据左、右两侧及大血管之间有无分流进行分类。
1.左向右分流型(非紫绀型)
正常情况下,由于体循环压力高于肺循环,故平时血液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剧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下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等。
2.右向左分流型(紫绀型)
某些原因(如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致使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使血液经常从右向左分流时,或因大动脉起源异常,使大量静脉血流入人体循环,均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转位等。
家长怎么办?
发现孩子有先心病,家长不必过度焦虑,可以这样做:
1.及时确诊
确诊先心病尽快带孩子去当地正规大医院的心脏专科医院就诊,做一个专业的心脏超声检查,以明确先心病的类型、性质、病情轻重。
2.听医生的话
医生会依据孩子情况给出建议,观察还是手术最好遵医嘱。
部分简单先心病,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对身体没有明显影响,可随访观察,定期每3到6个月复查一次心脏超声,以及心电图、胸片等,以了解心脏杂音及心脏负荷的变化。
如果孩子经常感冒,喂养困难,发育明显差于同龄孩子,或随访中心脏缺损变大,应尽早手术治疗为好,以免加重病情,影响预后。
3.选择适合的手术和时机
一旦被医生确诊先心病并急需手术治疗后,家长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手术方法的选择,哪种手术方法更适合孩子呢?
1)传统开胸手术方案
传统的开胸修补术是最为经典的治疗先心病的传统方法。基本上适用于所有有手术指征的先心病,如:复杂先心病(法洛四联症等)因心脏血管病变复杂,首选外科开胸修补术。
2)介入封堵治疗方案
介入封堵一般由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或股静脉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或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以达到治疗目的。
介入治疗并不是所有的先心病患儿都适用,这取决于孩子所患先心病的类型、年龄、具体病变部位以及轻重程度等。
3)微创小切口治疗方案
外科医师以外科手术为基础,改善切口入路,减小瘢痕,减少创伤的微创手术,发展至今,目前以右侧腋下切口最为成熟和为广大患儿家属接受,右侧腋下小切口更是我院心脏科刘迎龙主任及景小勇主任最为成熟的手术方式,并且我院对于年龄小、体重小的患儿均可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手术适应范围广、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效果好等手术优势。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