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衰四部曲
心衰四部曲
第一步
病人还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也没有心力衰竭的体征,但是已经具有了它的危险因素,也就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一些疾病。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贫血、肺部疾病、酗酒、甲亢等等,特别是一些化疗的病人,因为有一些化疗药物是会导致心肌受损,从而导致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
当有这些危险因素存在的时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对以上疾病及早进行控制,防止病人发展成为心力衰竭。
第二步
这个阶段的患者实际上心脏的结构已经改变了,但是仍然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常规体检中单纯依靠心电图是没有办法看出心衰的问题的,但是它可以反映出我们是否有心律失常、心律不齐的情况存在,以及是否有心梗发生。
如果有心律失常的问题存在应当深入做相应的进一步系列检查,比如超声心动图等,来看看心脏结构和功能有无变化,在这样的检测中就能同时掌握到是否有心衰存在。
第三步
这个阶段的患者已经有一系列心力衰竭的症状了,这些症状有可能是突然发生的,也有可能是逐渐加重的。
如果你出现呼吸困难、出汗、咳嗽、下肢水肿、腹部不适的症状,尤其是需要靠高枕才能入睡,可以基本判断你已经进入心衰状态,应立即去医院做进一步诊断,找出病因和诱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要强化生活管理,避免加重心衰的诱因。
第四步
这个阶段其实是指我们的心衰已经到了中末期,是最严重的状态,一般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治疗了,就要面对死亡了,这时候就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治疗了,比如静脉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心脏移植等等。并不是到了这一阶段的心衰病人就完全没有存活的可能,有些心脏移植的病人生活的质量也非常好。
如何预防心衰的发生?
对于职场人士,往往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也不是特别规律,本来就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高发人群,也是心衰危险因素特别集中的人群,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规律的休息和放松、适当的锻炼是我们防止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方法。
虽然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心脏的功能,但是要选对适合自己运动的方式,避免过量的运动对心脏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了解自身心脏的适应度。
适应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心脏能不能匹配我们的需求,就像一把天平,一头挑着心血管的功能,一头挑着“我”的需求。如果不平衡,即便功能指标正常,也是不够的;比如你是一个办公室的职员,平时缺乏锻炼,却头脑一热想去跑马拉松,那么你的心脏储备就无法满足强大的供血需求,很容易出现不适,甚至发生心脏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心血管适应的上限呢。医生认为,首先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评测,观察运动过程中身体反馈给你的一些信号,及时作出评判。
比如运动中出现呼吸特别急促、胸闷或者胸痛,我们就一定要停下来,看看心血管还能不能适应。如果心慌不适,呼吸紧迫,上不来气,以及出现头晕、无力等情况,有了这些信号,说明问题比较严重了,提示你所有重要组织的供血出现不足,要第一时间进行救治。除了自我观察和评测,还可以通过心肺检测设备来做出辅助性的参考。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