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读 | 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喂养原则及技巧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常见的一类,很大部分先心病患儿一出生就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类先心病患儿年龄太小,无法表达自己身体上的不适,所以需要家长格外注意。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喂养比较困难,家长如果喂养方式不恰当,对孩子的病情会造成一定影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先心病婴儿的喂养原则及实用的喂养小技巧,供患儿家长参考:
一、喂养原则
母乳是最具营养价值的食物,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而且母乳喂养时的氧饱和度要高于奶瓶喂养,因此,妈妈要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少量多餐,分段喂养,中间给予休息及排气时间,按需喂养。
但实际情况中,分娩后,有的孩子因病情需转入新生儿监护室观察治疗,妈妈没能及时开奶,或因宝宝吸吮力差、乳汁减少,母乳喂养更困难等原因不得不放弃母乳喂养。但无论母乳还是人工喂养,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来说,调整喂养方法和喂养时间都是很重要的。
二、注意休息
吃奶时先心病孩子容易劳累、呼吸急促,妈妈要适应孩子吃吃停停的需求,中间应给与一定的休息及呼吸次数。如果吸吮困难,可用滴管或注射器滴入。妈妈在喂奶时,要密切注意孩子体征的变化,如出现呼吸过快、呛奶、口唇紫绀时,应立即停止喂奶,必要时送医院。
三、喂养姿势
喂养姿势最好是将宝宝抱起,半坐卧(45°)于母亲腿上,发绀型患儿采用膝胸体位(膝盖靠近胸口),有助于增加吸吮力,促进消化。边喂边注意观察宝宝的体征变化,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呛咳等情况,要立即停止,必要时送医院。
四、吐奶处理
喂养过程中,如果出现吐奶现象,要先把孩子的头侧向一边,轻拍其背部,让口腔里残余的奶液流出,快速清理口腔(纱布缠手指伸入口腔),以防呛咳造成吸入性肺炎、缺氧等严重情况。
五、补充热量
先心病孩子因基础代谢率高于同龄正常儿,因此每天需要更多的热量,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热量补充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可以往母乳内添加配方奶粉或专门的母乳添加剂,使母乳热量提高到80~90千卡/100ml(纯母乳热量67千卡/100ml)。对非母乳和混合喂养的孩子,应选用高热量配方的奶粉(80~100千卡/100ml),比如早产儿低体重的配方奶粉。
六、特殊情况
合并心功能不全和胃食管反流的孩子,科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奶方式,同事减少或控制饮水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对幼儿和儿童年龄段的孩子,鼓励摄入含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的食物,适当多喝牛奶,避免或少喝不含热量的饮料。
七、喂养用具
大孔径的奶嘴虽然更容易吸吮,但也易引起患儿呛咳,甚至引起吸入性肺炎。奶嘴孔径过小又会使患儿吸吮费力,增加氧耗。奶嘴的大小、质地、软硬度、形状都要有考究,要根据患儿吸吮力、吞咽能力而定,以不引起呛咳和吸吮费力为宜、若吸吮力低或吸吮时出现憋气、青紫者,可用小勺喂,将小勺贴近病儿口角的一侧,慢慢使奶流进口内。
八、添加辅食
先心病宝宝应和正常宝宝一样4~6个月开始逐步添加辅食,辅食添加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在宝宝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进行。
有的父母为了增加宝宝乳制品的摄入量或因担心饮食复杂导致肠道紊乱,因而拒绝或延迟添加辅食,这是错误观念。
九、饮食习惯
为了使孩子多吃,父母可以让孩子边吃边玩,追着喂,各种零食有求必应,这样容易造成孩子消化不良、挑食、吸收不好等问题。一方面,先心病宝宝的饮食要格外的给予悉心照顾,另一方面,起饮食习惯要想正常宝宝一样对待,甚至更严格。
十、特别提示
先心病孩子如果喂养困难明显、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就提示保守治疗或内科治疗效果不好,应当早期治疗,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一般手术治疗后,孩子的进食量会明显增加,体重也会迅速增长,赶上同龄孩子。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