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视防控,势在必行
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渗入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屈光不正的发生逐渐小龄化引起重视。近视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现已跃居为世界近视人口最多的国家,远超既往的日本或新加坡。2018年8月30日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近视防控,任务艰巨,势在必行。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屈光不正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当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则称为“近视”,表现为视远不清,若度数继续加深,视近也会逐渐困难。
从基因或遗传学角度来说,父母双方有一方存在屈光不正,孩子即属“易感”群体,容易罹患屈光不正,高度数屈光不正如600度以上近视,两三百度以上散光,500度以上远视等,孩子屈光不正的几率会比同龄儿更大。
经常有家长会有以下几点疑惑或误解:
1.孩子年龄小,得了屈光不正能治好!
答:0-5岁的孩子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越早出现屈光不正,对视功能发育的影响越大,如不及时矫正,甚至产生弱视,影响日后生活或学习。
2.戴眼镜会越戴越深,我不给孩子配镜!
答:如果存在明显的屈光不正,且患儿已出现视力下降,甚至眯眼、斜眼、歪头等视物方式,建议配镜矫正,清晰的物象可以使调节放松,避免因调节痉挛导致度数加深过快。
3.我孩子才上小学,几十度近视眼不怕!
答: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未成年之前,身体骨骼发育,眼球也在逐渐增长变长,眼轴变长即“近视化”,如果刚进入学龄期(6岁以后)就出现近视,保守估计每年度数增长50度或以上,以此类推,至孩子成年,几十度的近视会逐渐发展到几百度甚至600度以上高度近视。
4.近视度数高也不用怕,长大了做个激光手术就不用戴眼镜啦!
答:高度近视常合并“病理性近视”,易出现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出血,并发青光眼、白内障等多种异常,严重者导致失明。所以控制近视度数不要进展到高度近视,也是患者和医生一起努力的目标。
近视防控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减少近距离用眼(如阅读、写字、电子产品),多进行户外运动:每日2小时以上,或1周保证10小时以上。若已形成近视,目前从循证医学上来看,比较有效的干预的措施有以下几种:夜间配戴OK镜即角膜塑形镜,白天摘镜,患儿可维持优良的日间视力,统计学研究2年内近视度数增长50°以内,8岁以上配合戴镜的患儿可选择;青少年近视防控镜,近视离焦设计,延缓眼轴增长;麻痹睫状肌额减少调节药物:0.01%阿托品眼水,国内尚未上市。

本文是黄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