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为天”-得了肾病应该怎样吃?
每次专家门诊总能碰到许多病人问同样的问题:医生,我得了肾脏病,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这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困扰之一。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到底应该怎么科学地调整饮食?怎样吃更利于病情的控制呢?
对于单纯蛋白尿和或血尿,肾功能正常,不伴有高血压、浮肿的患者,其实饮食上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荤素搭配适宜即可。
对于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升高的患者,则要求优质低蛋白饮食,强调“少而精”。更推崇与人类进化层次接近的动物蛋白为主,也可食用适量的豆类蛋白。不建议直接摄入市面上的普通蛋白粉。具体蛋白质的食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劳动强度、体重和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来调整,这个就需要专科医师个体化的指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并不等于“一点不沾荤食”,因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不良也是一个导致病情恶化的因素,因此有的时候医生会给严格限制蛋白饮食的患者加用一些a-酮酸。
伴有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的患者,需要控制食物中嘌呤、脂肪的摄入。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米饭、面条、红薯等主食)的摄入量。
明显浮肿、尿少的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和尿量排泄的多少限制饮水(含汤汁)的摄入。浮肿伴高血压的患者就需要减少盐的摄入(包括榨菜、酱菜、咸蛋、腌肉、腊鱼、腊鸭等腌制食品)
频繁高血钾的患者必须减少,甚至避免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比如说:红枣、香蕉、杨桃、木耳、蘑菇、中草药汤剂以及最近比较热门的“低钠盐”等。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的患者应当减少油炸、辛辣食品以及糖果、奶油等甜点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激素诱发的毛囊炎等皮肤病况。
总体说来,慢性肾脏病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我们不能“因病废食”,必须科学地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控制病情。
本文是侯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