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葛文津 三甲
葛文津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消化科(脾胃病科)

郁病来袭,五脏辨治。

1976人已读

郁证,是指因积滞蕴结而不得发越所致的病证,五脏六腑皆令人郁,多种病证皆可因郁而致。张景岳有云:“凡诸郁滞,如气、血、痰、食、风、湿、寒、热,或表或里,或脏或腑,一有滞逆,皆为之郁。”心、肝、脾、肺、肾五脏郁滞时有何表现?现将其介绍给大家。

1.心郁

心为君主之官,藏神。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总统于心。心气充足,则气机流畅,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若所愿不遂,心神抑郁,忧愁悲哀,则损伤正气,血行受阻而发为心郁。临床表现:心情郁闷,胸膺疼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细等。治法:舒心宽胸,理气解郁。

2.肝郁

肝为刚脏,为将军之官,主疏泄,喜条达。精神乐观,心情舒畅,则疏泄功能正常,气血流通畅达。若精神抑郁,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不伸,发为气郁之证。临床表现:胸胁苦满,或胁肋胀痛,脘闷纳呆,嗳气泛恶,苔白,脉弦等。治法:疏肝解郁。

3.脾郁

脾主运,为仓廪之官,其气主升。脾气健运,则升降有常。如忧郁思虑,精神紧张,或长期伏案作业,以致脾气郁结,或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而成脾郁之证。临床表现:脘腹痞满,不思饮食,或脘腹胀痛,舌苔白腻,脉象弦缓。治法:醒脾开郁。

4.肺郁

肺主气,为相傅之官,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气道通畅,呼吸均匀。肺气宜通不宜郁,宜降不宜升。若外邪犯肺,则宣肃失职,肺气郁闭,气机失常,发为肺郁之证。临床表现:咳嗽气顺,呼吸不利,胸痛鼻塞,或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等。治法:疏风散寒,宣肺解郁。

5.肾郁

肾藏精,主骨,为作强之官,肾精充足,不但精神抖擞,敏捷多智,而且筋骨强劲,动作有力,生殖发育健旺;若肾虚精亏髓少,或寒湿、湿热、瘀血阻肾,致肾气郁滞,经气运行不畅,而成肾郁之证。临床表现:腰背酸楚,骨软无力,头昏健忘,水肿腹胀,飧泄,或少腹拘急,小便异常,舌淡苔白,脉细等。治法:温肾解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葛文津
葛文津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消化科(脾胃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