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柏志芳 三甲
柏志芳 主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皮肤科

关于敏感性皮肤的几个话题

1312人已读

随着化妆品的广泛使用以及环境的不断恶化等多重因素,敏感性皮肤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反复发作,极易伴发焦虑、抑郁状态,因此它已成为皮肤科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1、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什么是敏感性肌肤?

通俗地说,敏感性皮肤即是皮肤对接触的某些化妆品、理化因素、压力、紧张及温度变化等刺激的耐受性降低,在面部出现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合并有主观不适感,如:灼热、瘙痒、刺痛、紧绷感。敏感性皮肤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具有相同核心机制的疾病群。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国内外约有1/3以上的人在一生中罹患过过敏性疾患,各个地区女性敏感肌肤者占正常人群50%以上。严重者可产生不良情绪或精神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2、我们其次说一说: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特征:

2.1主观症状:通常是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刺激后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症状,持 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 怕热、怕光、怕寒冷,常常不能耐受普通护肤品。

2.2客观症状:敏感性皮肤的外观大都基本正常,少数人面部皮肤可出现片状或弥漫性潮红、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可伴干燥,细小鳞屑,皮肤耐受性差,通常不能耐受涂抹在皮肤上的任何化学护肤品和化妆品。


3、我们再来说一说临床分类:

3.1 生理性敏感性皮肤:与遗传相关,通常为干性皮肤,女性多见,好发年龄多为16-40岁,常表现为皮肤细腻,白嫩,毛细血管扩张,不能耐受化妆品及化学合成的护肤品。

3.2 病理性敏感性皮肤:男女均可发生,但以女性为主。这类病人常常是先有皮肤疾患如痤疮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季节性接触性皮炎、颜面再发性皮炎或不恰当的激光治疗后引起;外用激素类药膏或含有激素的护肤品导致疾病迁延不愈,最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为数众多

4、发病机理:

敏感性皮肤发生的机理极为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内在因素与外界因素等分别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皮肤屏障功能损伤 ,皮肤感觉神经功能失调 ,血管反应性增高 ,免疫及炎症反应

5、治疗:

目前临床针对敏感性皮肤并无特效治疗办法,需要考虑到复杂的发病机制采用综合护理治疗,包括减少使用化妆品,西医主张症状严重时外用含糖皮质激素类制剂,虽短期有效,但反复使用可造成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多种不良反应。其次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乳膏等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敏感性皮肤的药物,发挥局部免疫调节、抗炎及止痒作用。对治疗刺激症状较好,但对皮损和其它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且效果慢、长期使用可产生相应的副反应,部分患者可出现玫瑰痤疮样皮炎等。


6 我们的特色治疗

中药面膜、中药溻渍联合红黄光、新型DPL精准光子等治疗,临床取得惊喜疗效:

我们的中药面膜及中药溻渍具有消热解毒、凉血消肿、利水祛湿作用,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红光具有抗炎和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的作用;黄光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降低末梢神经纤维兴奋性。光子可通过光热作用封闭扩张的毛细血管和对表皮细胞的光调作用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缓解皮肤敏感症状,对于敏感性皮肤的各种症状起到缓解和治疗作用


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了瘙痒、紧绷、灼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等的症状,还可在皮肤美容中应用于嫩肤、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预防炎症后色素沉着、瘢痕形成等


柏志芳
柏志芳 主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