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明珠 三甲
张明珠 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足踝外科中心

平足关节融合术后康复如何护理?

2465人已读
很多人觉得出院之后就可以松一口气,其实出院后也是需要多加注意,科学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康复!


医疗知识


01、石膏固定:通常是6周。糖尿病患者需要固定12周。
02、负重活动:手术后6周内避免负重活动;6周后根据医生指导,可以部分负重。
03、伤口处理:手术切口应当保持无菌、干燥;出汗过多或是有渗血时需要更换包扎敷料;通常术后1、3、7天换药,术后14天时拆线。我们一般使用可吸收缝线,酒精一擦,就掉了。
04、骨质疏松的患者,术后要注意多接触阳光,尽量每天有一定户外逗留。可以补充维生素D,2000单位/天,补充2-3个月。
05、术后6周时,需要复查X线、或是CT,检查骨质愈合情况。


注意事项

  • 注意伤口

术后伤口可能出现感染,如果伤口周围疼痛超过48小时、皮肤红肿、局部有发热或肿痛,要考虑就诊。

  • 注意疼痛

疼痛在手术3天时基本消失,如果仍有持续疼痛,需要就医。

  • 注意肿胀

手术后3周开始下地活动,会出现足与踝的肿胀,通常休息后缓解,如果肿胀持续加重不缓解,需要到医院就诊。

  • 注意下肢血栓

手术石膏固定时都存在血栓风险,如果石膏固定一侧肢体肿胀疼痛,或是有憋胀感,不伴有红肿。那此时应当到医院及时就诊。可以到急诊检查,让医生判断是否有血栓,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何护理


01、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温湿度适宜,注意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
0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增强自信心,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03、疾病恢复期应选择含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以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康复,如:瘦肉、鸡蛋、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应注意粗细粮搭配。
04、戒烟、戒酒。
05、尽量将患足抬高,高于心脏20cm水平,以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坐位时,避免患足下垂。

06、按照康复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照循序渐进,运动量以锻炼后不感疲劳为度。

术后康复



01、手术2天内:
抬高患肢,放松地平躺在床上,将手术侧的下肢抬高放置到高于心脏的高度,使肢体舒适。


02、手术2-14天:

可以扶拐下床活动,患侧足部不负重。注意伤口情况。
康复活动:
术中第2天开始活动膝关节,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训练。注意减少卧床时间,尽量多坐起活动或是用拐下地活动。


03、负重训练

术后6周,如果骨质愈合,可以开始部分负重的训练。使用体重称,判断踩地的力量大小,患侧肢体最开始承受25%体重,每周增加25%,4周后患侧可以承受全部重量。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是否引发严重的肿胀和疼痛。如果出现,需要注意休息,并减缓负重增加的过程。


04、力量恢复:

术后6周开始,需要开始肌肉和肌腱的活动, 一方面训练肌腱滑动的范围;另一方面增加肌肉的力量。术后主要需要关注小腿后群和内侧群肌肉的力量。

内翻力量:

使用阻力带练习足向内翻的力量;
小腿内群和后群力量:
双足站立,踮脚尖,开始 使用健侧小腿多发力,慢慢达到平衡发力。可以完成10次提踵后,开始练习患侧的单足提踵,能够连续5次,即达到满意的力量。

05、踝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1)可以找到一段楼梯,手扶练习上下楼梯,注意要缓慢进行,以达到踝关节的充分活动。

2)面对并手扶桌子或是墙,开始练习下蹲,下蹲时注意身体略向前倾。


张明珠
张明珠 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足踝外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