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褥感染的病因及症状
——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 )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性变化。
病因及发病机制
1.诱因 分娩降低或破坏生殖道的防御功能和自净作用,增加病原体侵入生殖道的机会。机体抵抗力下降,为细菌入侵繁殖创造条件。
2.病原体 产褥感染可为单一的病原体感染,也可为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以混合感染多见,且以厌氧菌为主。
3.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多数并不致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等感染诱因出现时可致病。
(2)外源性感染: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等物品受到污染后接触患者,病原体被带入生殖器官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由于分娩时会阴部损伤或手术感染引起。外阴炎病人有局部灼热、疼痛、下坠感,切口边缘硬、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若为切口感染,缝线陷入肿胀的组织内,针孔流脓。阴道、宫颈感染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分泌物增多并呈脓性,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扩散到子宫蜕膜层称子宫内膜炎。表现为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坏死,阴道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且有臭味。侵及子宫肌层则称子宫肌炎。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病原体沿宮旁淋巴和血行达到子宫周围组织如直肠、膀胱及子宫骶骨韧带周围,引起急性炎性反应而行成炎性包块,同时波及输卵管,行成输卵管炎。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炎症继续发展,扩散至子宫浆膜,行成盆腔腹膜炎。
5.血栓性静脉炎 胎盘剥离面的感染病原体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行成感染血栓,引起盆腔内血栓性静脉炎。
6.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随后可并发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脓肿。
本文是徐文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