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TI-RADS分级
目前,甲状腺疾病已属临床常见病,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更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可以使甲状腺癌达到临床治愈水平,因此,我们在健康体检中运用彩超检查手段筛查、诊断甲状腺疾病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可提高甲状腺肿瘤的早期检出率,提高甲状腺癌的早诊率。
我们常常看到甲状腺彩超报告上显示TI-RADS分级,今天就带领大家进行简要解读:
TI-RADS是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最初由Horvath等于2009年首先提出,这种分类系统建立在美国放射协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的基础上。它将甲状腺结节特有超声表现重新组合,并根据恶性程度分为TI-RADS 0-6类。
0级:临床疑似病例超声无异常所见,需要追加其他检查;
1级:阴性,超声显示腺体大小、回声可正常,无结节、亦无囊肿或钙化;
2级:检查所见为良性,恶性肿瘤风险为0%,需要临床随访;
3级:可能良性,恶性肿瘤风险<2%,可能需要穿刺活检;
4级:恶性的可能比例为5-50%,需要结合临床诊断;
5级:提示癌的可能性最大,<95%;
6级:细胞学检出癌症,确诊为癌。
目前超声医生常用TI-RADS分类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for ultrasonography,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下结论及处理方式
TI-RADS分为6类。
0类:临床疑似病例超声无异常所见,需要追加其它检查。
1类:阴性,超声显示腺体大小、回声可正常,无结节、亦无囊肿或钙化。
2类:检查所见为良性,恶性肿瘤风险为0%,通常囊性结节及囊性为主的囊实性结节归于此类,不需要处理,每年复查超声即可。
3类:可能良性,恶性肿瘤风险为<5%,密切观察(每半年复查即可)。但若肿块较大,大于4cm可考虑手术。
4a类:恶性的可能比例为5~10%。小于1cm,可观察,大于1cm通常需要穿刺进一步明确。
4b类:恶性的可能比例为10~50%。小于0.5cm可观察,大于0.5cm建议穿刺明确。
4c类:恶性的可能比例为50~85%,穿刺或者直接手术。
5类:提示癌的可能性最大,大于85%,可直接手术。
6类:已经穿刺细胞学确诊为癌
本文是姜丽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