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几个重要的患者关心的问题和回答
问题①
问:下肢缺血为何会引起“跛脚”?
答:行走时,由于肌肉活动增加,代谢产物会相应增加。如果供血不足,这些代谢产物就不能被血循环及时带走而停留在肌肉中,使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产生疼痛,引起“跛脚”。停下休息后,等行走时额外增加的那部分代谢产物被慢慢清除后,疼痛就能缓解。
问题②
问:间歇性跛行一定是下肢缺血引起的吗?
答:并不一定,各种腰腿痛,比如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突出等,由于传向下肢的神经根或者脊髓受到压迫,也可能会引起间歇性跛行的表现,但他们的下肢末梢动脉搏动是好的,足部皮温也是温暖的,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问题③
问:什么是ABI?
答:这是临床常用的一个下肢动脉血供情况的检测指标,英文全称是Ankle Brachial Index,中文叫踝肱指数,它是分别测量下肢踝部动脉和上肢肱部动脉的收缩压,二者的比值就是ABI。ABI越小,说明下肢的血供越差。大于0.80,说明下肢血供是正常的或处于第一期,0.50-0.80之间是第二期,0.10-0.49间是第三期,如果ABI小于0.10就说明进入第四期了。
问题④
问:下肢动脉通不通能自我监测吗?
答:可以。除了观察足部的温度和色泽外,我们主要可以通过触诊脚上两根动脉的搏动来监测通畅情况:1.足背动脉,通常在脚背正上方可以摸到;2.胫后动脉,在跟腱和内踝顶点之间的连线的中点,可以摸到此动脉。
问题⑤
问:如何控制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危险因素?
答:抽烟:所有吸烟患者必须强烈、重复建议其停止吸烟。若出现戒断效应,可通过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和烟碱替代来缓解。糖尿病:患有糖尿病和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患者应当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尽可能使得HbA1C小于或接近7.0%。高血压:所有高血压患者必须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糖尿病或者肾功能不全者更应严格控制在130/80mmHg以内。血脂异常:所有有症状患者必须将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到<2.59mmol/L(<100mg/dL);合并有其它部位血管疾病者建议LDL<1.81mmol/L(<70mg/dL)。他汀类药物应当是首选的降低LDL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问题⑥
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手术治疗后应该如何随访?
答:动脉重建术后,应定期回医院“看看医生”,并接受多普勒彩超检查,其目的是为了监测旁路血管或支架内是否形成血栓或有内膜增生再狭窄迹象,以实现在血管闭塞前及时得到处理。一旦发现再狭窄或血栓,通过一个较简单的再次腔内介入治疗往往就能解决问题,而如果拖延至完全闭塞发生严重缺血后才就诊,手术的难度、风险和费用都会大大增加。
问题⑦
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保守治疗中,效果还行,却突发下肢冰凉、剧痛,怎么办?
答:这说明发生了急性的严重下肢缺血,通常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房颤等疾病引起的心脏栓子发生脱落,堵塞了原本狭窄的下肢动脉;二是硬化斑块逐渐发展至严重狭窄,使血流不畅而形成长段血栓,造成完全闭塞。遇到此情况,应立即求助于专业血管外科医生,通过及时的紧急手术多能保全肢体。
来源:——有问必答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