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双下肢共济失调,步履艰难
13761人已读
患者: 吕大夫:您好!本人,70岁,男,以前身体状况尚好,有抑郁症病史。 1997年12月一天晚饭后,与朋友一起散步,那时步履轻盈稳健,我嫌他们走得太慢,就大不快走了一段路,不料右腿抻了一下,也没理会它。后来,发现腿没劲儿,走路不稳,不痛,没有不舒服感觉。08年 2月开始到北京医三院神经内科就医先后做了头、颈、胸、腰椎核磁共振、肌电图、B超检查及血液化验。其中核磁检查发现:脑白质脱髓鞘,腰椎腔狭窄。肌电图检查发现,双侧听觉脑干径路周围段传导阻滞,到骨科就医,症状与自我感觉不符,下肢没有酸痛麻木等不舒服感觉。在外科进行了下肢检查,B超检查未发现有关病灶,动脉血流充盈。血液化验结果如下: 1. Ri980kDa); 2.Yo(62kDa); 3.Ri(55kDa); 4.Hu(38kDa 5.Yo(34kDa); 6.rec.Hu; 7.rec,Ri 8.rec,Yo,全部阴性; 2. 另一项血液检查结果如下:1。同型半胱氨酸:20.73,比标准高;2。叶酸:4.6ng/ml,偏低;3。维生素B12:245pg/ml,正常。本人有抑郁症病史,根据神经科大夫的建议,在北大六院反复调整了抗抑郁药物,药量大大减少,现时服用的药物是:喜普妙(氢溴酸西肽普兰片),晨服一片(20mg);睡前服氯硝西泮半片(1mg),随时间推移和环境的改变,抑郁症病情好转,症状消失,兴趣增加,喜欢做事情,社会活动能力增加。根据北大六院神经科大夫的建议,在与其有合作研究项目的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即301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其结果大同小异。但是这一调药、检查过程就持续三年,腿病并没有任何好转,反而加重。主要症状:两腿沉重无力,步基宽,两条腿就像两根双节棍支撑身体,难以控制平衡,极易摔倒,腿部各肌肉收缩不协调、甚至矛盾,步履艰难。早在06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也做过头部和磁共振检查,结论是:双侧放射冠及额叶多发腔隙性缺血性脱髓鞘改变;老年性脑改变。但那时还没有腿部疾患。来自不同医院四位精神科大夫的意见摘录如下:第一位;您的情况确实有特殊的地方,比如片子提示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持续的明显的肌无力和行走困难在单纯的抑郁症患者中是少见的。有没有可能是共病的情况呢?即既有躯体问题又有情绪问题。第二位:你的情况较为复杂,可就诊神经内科,同时请精神科会诊,当然也可以先到精神科老年科门诊先看看,他们会给您一点建议。第三位: 从你描述的症状看好像小脑的症状,神经内科的医生也怀疑,给你做核磁也想排除小脑病变,但核磁未发现异常。一般抗抑郁药对肌张力没什么影响,应该不会影响走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抑郁症状表现为躯体化症状。第四位是洋大夫的意见: 2. It is hard to tell Mr. xxx's leg problem is mainly due to the 抑鬱症 or it is a separate incident. It is hard to tell Mr. xxx's leg problem is mainly due to the 抑鬱症 or it is a separate incident. 3. Doctor said it would be better (to try) to do some medical checking on the 小腦 in order to see if any abnormal readings present that cause the problem. (of course, it should not be treated as the solution) .5。Overall, doctor highly recommend Mr. xxx should further consult a second doctor. And if he is financially capable, try some private doctor and obtain a thorought clinical examination locally asap 译文如下: 2。很难说xxx先生的腿病主要是由于抑郁症,或是单独的一个种病所引起的。 3。医生说最好对小脑做些医学检查,以查是否有任何问题,导致目前不正常症状。(当然,它不解决问题的治疗) 5.总体而言,医生强烈建议xxx先生应进一步请教第二位位医生。而且,如果有经济能力,尝试请一些私人医生,并取得当地尽快彻底临床检查。 曾用过弥可保:、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甲钴胺,没有可觉察效果。现时服用的药物:甲钴胺500微克、辅酶Q10 50mg、维生素B1 20mg。均为日服三次。时至今日,自觉腿病有轻微缓解 ,走路快了些,但是还是不稳。 1、本人不知道双侧听觉脑干径路周围段传导阻滞,脑白质脱髓鞘,老年性脑改变、腰椎腔狭窄会不会导致这么严重的的症状? 2、我得的是什么病?应该怎么治疗?为了确诊还应该进行哪些检查?吃什么药?如果不能治好保持现状也好。 3、现时服用医院开出的辅酶Q10 说明书为每粒10mg,日服三次,每次10——20mg、而市售美国Puritan's Pride 辅酶Q-10 为200mg*120粒装。说明书说,医治遗传性共济失调,要求日服600——1000mg,连服一年见效。两者用量、价格均有数量级的差距。请问大夫两种不同出处的辅酶Q-10是一回事儿吗?有何不同 ? 按那种剂量服用? XXX院 辅酶Q-10 10mg 24粒 13.66元 每10mg 0.57元 XXXX医院 辅酶Q-10 10mg 30粒 31.60元 每10mg 1.05元 美国Puritan's Pride 上海 辅酶Q-10 200mg*120粒 127.90元 每10mg 005元. 济南 辅酶Q-10 200mg*120粒 250.00元 每10mg 0.10元 石家庄 辅酶Q-10 200mg*120粒 175.00元 每10mg 0.07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
腰部病变、脑变性病变和抑郁等病变的确可以造成肢体的无力等表现或是行走不稳,但每一种病变还有自己的特点,需要鉴别。建议带上资料到我院神经科疑难病会诊中心就诊,请多位教授一同看看。
患者:吕志勤大夫: 我已买到了市售美国为200mg*120粒装。包装瓶上说: This statement has not been evaluat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his product is not intended to diagnose,treat,cure o r prevent any disease. 试译如下这份声明并没有经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本产品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而 商家在网站说医治遗传性共济失调,要求日服600——1000mg,连服一年见效。令我非常疑惑。医院开出的辅酶Q10和 Puritan's Pride 辅酶Q-10 两种不同出处的辅酶Q-10是一回事儿吗?有何不同?能治病吗?按那种剂量服用?
患者:吕大夫:令人遗憾的是我的腿病虽经多方检查,并没有任何病理病变,当然也不会有好转的迹象。本人怀疑是否与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有关,有无必要做颈静脉超声及左肾静脉超声检查?望不吝赐教!以下文献仅供参考: http://www.2100cn.com/thread-422747-1-1.html 脑血管超声检查硬脑膜动静脉瘘以颈外动脉的枕动脉与颅内的硬脑膜动脉瘘最为常见。临床以耳后血管杂音、头痛为主要表现。可以出现后颅窝体征,比如共济失调。多普勒超声发现枕动脉有高速血流、脉动指数降低、频谱紊乱、明显的杂音时即可以诊断。当动静脉瘘的血流量较大时,很容易检测到大脑中深静脉、直窦、颅外的颈静脉有高速的血流。在乳突部位压迫枕动脉时血流速度下降脑血管超声检查现代超声技术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上占据的地位越来越... 4条回复 - 发帖时间: 2007年7月26日颅内静脉也可以用多普勒检查,较容易检查的有直窦、下矢状窦和大脑中深静脉。...主要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可以出现后颅窝体征,比如共济失调。多普勒超声发现枕... www.2100cn.com/thread-422747-1-1.html 2011-10-8 - 百度快照 脑血管超声检查_39医学教育 颅内静脉也可以用多普勒检查...检查颈部时应该包括下述血管: ①颈总动脉:在胸锁乳突肌内侧分别检查左右两侧。...可以出现后颅窝体征,比如共济失调。多普勒超声发现枕... med.39.net/czgf/sjwk/1010/22/1518459.html 2011-7-5 - 百度快照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_百度文库 口腔粘 舌质与舌苔 扁桃体肿 颈...简述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3. 能够确认各种超声检查的适 应症 9.肺功 能检查 1...静脉压测定 11.中心静脉压测 定... 24页 浏览:6次 wenku.baidu.com/view/7cb311abd1f34693daef ... 2011-3-2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颅脑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大动脉异常检出率的对... 【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感觉性共济失调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 1 陈利锋;颈动脉内膜切除患者脑血流...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颈静脉血糖和... 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KLS201 ... 2011-9-29 - 百度快照神经精神病学(页 1) - 神经科学 - 好医生论坛 好医生论坛 - Power... 2.脑的静脉系统由脑静脉和静脉窦组成。大脑浅静脉分...共济失调性轻偏瘫(ataxbhemiparesis,AH):病变对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颈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及颈动脉... bbs.haoyisheng.com/archiver/?tid-180687.html 2011-10-20 - 百度快照 现代神经眼科学_百度百科 四、外伤(海绵状动静脉瘘) 第六... 第十一节 颈动脉短暂性缺血的眼部表现... 120.眼肌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 ... 第二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一、超声... baike.baidu.com/view/5637778.htm 2011-10-2 - 百度快照镓╁紶镐у绩镶岀梾_有道词典 (5)右心功能不全时可见发绀、颈静脉...视网膜病变以及小脑共济失调。除肌蛋白...房颤病人如需行电复律必须行食管超声检查,在排除心脏内血栓或者有效抗凝治疗至少... dict.youdao.com/search?q=bk:镓╁紶镐у绩 ... 2011-9-17 - 百度快照颅内肿瘤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颈静脉球瘤等。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小脑共济失调等。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常用的... www.med126.com/tcm/2009/20090113021001_75 ... 2011-10-8 - 百度快照 目录西医临床专业 - 拾遗 - shiyione1 - 和讯博客 静脉穿刺的指征、操作程序及意外处理.11...4.掌握神经内科一般的诊断技术和理化检查...043遗传性共济失调 044慢性进行性舞蹈...掌握医技科室的检查指征、检查结果的... shiyione1.blog.hexun.com/31772730_d.html 2010-4-9 - 百度快照 缘聚的主页 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尚可有共济失调及其它小脑症状等。 ...因此治疗带状疱疹,一般均推荐静脉内给药...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性、... home.51.com/?u=jinsong8818&_sid=24 2011-10-20 - 百度快照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 其他临床交流 - 医考园 医学考试网 2011年执...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 (2)头晕、眩晕、晕厥、共济失调等。... 超声诊断:对于脑血管病的诊断,部分... www.ew52.com/thread-77567-1-1.html 2011-10-21 - 百度快照 主题:动脉 | 医源世界 颈动脉超声检查本组39 例2 型糖尿病...准确评价肾动静脉解剖,能准确排除肾...一侧或双侧共济失调等;(3)TCD提示椎基底... www.39kf.com/my/tag_4_-32503a21160/ 2011-10-14 - 百度快照 -关于彩超诊断的相关综合征-健康天地-本溪市中心医院-多排螺旋CT,... 其病因是由于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的...共济失调,甚至偏瘫、感觉障碍、失语、患...在我市超声、心电诊断专业中具有较高... 中资金融股受压--《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23期 8 倪秋杰;王丹;丁龙垲;朱昆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 10 黄丽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系统评价和三峡库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研究[D... 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SDT201 ... 2011-7-19 - 百度快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你反应的病情的确比较复杂,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共同作用,如果人在北京 ,还是建议就诊,因为网络解释见物不见人,恐怕说不明白。
患者:吕大夫:十分感谢你对我的疾病给以的指导与帮助,根据您的意见,本人将近期去贵院就医。因病情较为复杂,已往检查的资料也较多,一般专家号门诊时间有限,难以解决问题。您曾建议“带上资料到我院神经科疑难病会诊中心就诊,请多位教授一同看看。” 但不知如何挂号?挂谁的号?敬请不吝赐教,本人不胜感谢。另,由于年龄较大加之腿病,步履艰难,路途遥远,最好是网上预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可以由家属或亲友到北大医院门诊一楼,进门右手的二门诊对特需门诊的分诊护士说明挂号就可,具体费用500元,每周5上午8:30开始。要来就带好各种资料。
患者:十分感谢吕大夫指导。我十分珍惜这次到贵院就诊机会。经考虑,是否可以分做两步:首先,由于向您进行过多次咨询,对我的病情有一定了解,首先请您看一看,然后在疑难病会诊中心就诊,请您和多位教授一同看看。不知当否?敬请明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您太客气,您可以做出任何选择,我这周五就参加会诊中心会诊。之前我周3上午和周4下午还有门诊。
患者:我已挂了2011-11-23 日,星期3 上午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14.00 )的号,不知是否您出诊?望告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是的,我周3上午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上述谈到的药物都可以随同使用,丁苯酞与胞二磷胆碱不是一类药,作用可以互补。
患者:11月23日,开始服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片 10mgx3、胞磷胆碱钠胶囊0.2gx3,东维力左-卡尼丁口服液。昨天又服用了,我现有的药物甲钴胺500微克、辅酶Q10 200mg、维生素B1 20mg、丁苯酞胶囊200mg,均为日服三次。但是未曾预料的是,造成我严重失眠,不得不服用大量的安眠药,佐匹克隆、曲宁都不管用了。这样就得不偿失了,估计是丁苯酞胶囊与胞磷胆碱钠胶囊造成我兴奋,难以入睡。按照您的指导思想,除了喜普妙、枸橼酸坦度螺酮片、东维力左-卡尼丁口服液之外、我是否可以逐步停掉所有其他药物?在保证睡眠的前提下,逐渐减掉睡眠辅助药物。然后在不吃睡眠辅助药物的前提下,先从少剂量开始,试着服用丁苯酞胶囊与胞磷胆碱钠胶囊,逐步增加到正常值。如不成功,那就只服用喜普妙、枸橼酸坦度螺酮片、东维力左-卡尼丁口服液了。不知当否?敬请不吝赐教,本人不胜感谢您对我的疾病给予的治疗、指导与帮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可以先把胞磷胆碱停用,根据情况再说。
患者:由于失眠原因自12-4日先停用胞磷胆碱,后又停用了丁苯酞胶囊,只服用枸橼酸贪度螺酮片 甲钴胺、VB1、辅酶Q10及抗抑郁药物喜普妙、佐匹克隆。2011年12月24日枸橼酸贪度螺酮片 甲钴胺已吃完,也就是说近一个月,除了抗抑郁药物外,其他药物都没有服用,但是腿病没有好转也没有变坏。其特征是:没有任何疼痛不舒服感觉;只要走路,就犹如脚的上部绑了粗大的橡皮筋,走路要用力克服回弹力,且具有时间性,晨轻晚重,开始两三步好些,以后变差。令人不解的是,症状也有不明原因突然减轻的时候,例如2011年4月13日开始 近半个月和12月21日有三、四天的时间,粗大的橡皮筋回弹力消失,走路变得轻松,愉快。我已挂了2月2日周四下午贵院主任医师 教授的专家号,不知能否得到您的医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
没有问题,我会恭迎你的到来。
患者:敬送吕大夫参阅:已经有研究报报显示,疾病和例如杀虫剂等化学产品,有某些关联。“帕金森氏”是一种属于神经中枢系统的疾病。它是一种障碍渐进性疾病。换言之,就是病情随 着时间而恶化的疾病。这种疾病起因于脑部中央一小块叫做“黑质”的部分。那里的细胞失去了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化学元素的能力。 当多巴胺产生的数量减少了,就会造成一种或几种帕金森氏疾病的症候,包括手、手臂或腿部出现颤抖现象。有时,也会出现行动上,行走或站立时保持平衡有困难。同时,也可能出现情绪上的变化,例如抑郁或忧虑。这些帕金森氏的病兆,会因人而异。病情程度也各有不同。 *老年得病率高 无法治愈* 这个疾病,是因为一名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而得名。他于1817年,首先介绍了这项疾病的状况。 在 196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帕金森氏疾病患者脑部的变化。这项发现使抑制这种症状的药物产生。但是,帕金森疾病依然是无法治愈,也无法预防的疾病。美国国 家卫生研究院说,美国至少有五十万人得了帕金森疾病,另外,据报道每年还有大约五万个帕金森新病例。这项数字还可能因为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而上升。 帕 金森氏疾病普遍发生于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群中。有些研究人员相信,如果人们活的够长,几乎迟早都会患上这个疾病。大部分帕金森病患的症状,都属于所谓的 “原发性帕金森氏病”。原发性的意思,是指病因不明。当人们患了这项疾病,通常喜欢把它归因于一些他们可以认知的因素。或许是由于一个医疗手术的结果,或 许是出于极端紧张的情绪。 *否定传统病因 新研究推测与化学品或头伤有关* 但是,很多医生们都不同意这些因素和帕金森氏疾病有关的看法。他们指出,有些经历过同样因素的人,却没有患上帕金森氏疾病。还有一些其它有关帕金森氏病因的理论,但是也从来没有经过证实。有些研究报告,显示出这个疾病和某些化学产品之间的关系。 2008年,一项在美国进行的研究,发现帕金森氏病和杀虫剂之间的关联。这些杀虫剂,就是我们平时使用杀死昆虫的药剂。这项研究,将319名帕金森氏病患者和两百多名家属作出比较。 科学家们说,他们很难找出这个疾病和环境因素或者和环境影响之间有直接的关联。但是在2007年,一项在欧洲进行的研究发现了帕金森氏病和杀虫剂的使用之间的关联。这项研究同时显示,头部受伤严重,会增高患帕金森氏病的风险。 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科学家们,收集了有关九百多名帕金森氏患者或有类似病情患者的资讯。他们将这群病患和将近两千名没有这类不正常状况的人们比较。每一个都被问到使用杀虫剂、化学流质和金属品例如铁器的问题。研究人员也收集有关他们的家族病史以及头部受伤的历史。 在农场工作以及经常使用杀虫剂的人,得帕金森氏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百分之41。这项疾病在一群曾经不止一次因头部被撞击而昏厥的人群中,得病率比在其他人群中高两倍半。这些人曾经在头部遭受打击后,短暂失去了知觉。 *家族遗传比率偏低 专家将扩大研究* 另外在这方面的研究领域是家族遗传。研究对象是家族中有人患上这个疾病的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帕金森氏病患者当中,大约百分之15在家族病史中出现过这种疾病。不过,大部分病患的家族病史没有这种纪录。 研究人员制作出一项他们称为帕金森氏病遗传关联的“基因大序列”。这项基因序列,可以辨认出某些人可能会增加疾病风险的基因改变。 *新研究计划将于欧美多家研究机构进行* 最近,一个名叫迈克尔·福克斯帕金森氏研究基金会的组织,宣布了一项对这个疾病的重要研究计划。这个研究机构名称,是因为患有帕金森氏病的演员迈克尔·福克斯而取的。研究计划定名为“帕金森氏病进展标记倡导研究”,研究目标是从帕金森氏病患身上,找出一种或几种生物标志。 这个基金会表示,这项研究对象将包括两百名健康的人以及四百名近来经过诊断患有帕金森氏病的病人。“帕金森氏病进展标记倡导”的研究工作,将在美国和欧洲的21所研究中心进行。 帕金森氏病始终无药可以治愈。但是改进的治疗方式可以减缓症状,使很多病患可以过着近乎正常的生活。有些病患失去了很多行动的能力,经过治疗,可以重新获得某些行动的能力。 治 疗帕金森氏疾病最常用的药物,是“左旋多巴”跟另一种药物“卡比多巴”合并使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左旋多巴”是从植物和动物自然发现的化学物 质。当它到达脑部时,会转变成多巴胺,就是帕金森氏病患者脑部缺乏的物质。而卡比多巴可以在左旋多巴到达脑部之前,延缓它的变化。 尽管左 旋多巴(Levodopa)这种药能够帮助缓解帕金森症状,但是它做不到不让脑子里的更多的细胞向帕金森方面转换。其他一些用来治疗、或者说是缓解帕金森 病状的药物,主要是这些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多巴胺的功能。这些药物能够在脑神经当中产生反应。这方面的药,既可以单独服用,也可以和“左旋多巴”一 块儿服用。不过,这些药物通常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左旋多巴”的副作用比较类似,通常包括困倦、恶心、或者是做噩梦。 *脑深层刺激的疗法* 另 外,治疗帕金森症的另外一个办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具体说是通过脑深层的刺激。医生用这一治疗方式来让脑神经受到刺激,迫使这些脑神经将信息传到身体的其他 部分。在没有经过这种神经刺激手术之前,患有帕金森症的病人,脑子这一部分的神经往往都失去感觉了,因此也会给身体其他部分传递错误的信息。 脑深层刺激疗法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医生在病人的脑部穿两个小孔,随后将两根很细的电线放到大脑里面。这两根电线随后在皮肤下面和另外一根电线联起来。这第三根电线接的是放在胸腔里的一个小小的电池,负责供电。 脑 神经刺激疗法可以减少病人对“左旋多巴”等药物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帮助减少颤抖以及行动缓慢等症状。 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的研究人员就脑神经刺激疗法的有效程度发表了一份报告。他们发现,在接受脑神经刺激疗法之后,帕金森患者的身体状况通常有好转; 接受这一疗法的患者当中,大约有70%的人情况都有好转。接受了这一治疗的患者,平均每天有比过去多出大约五个小时的时间,病情都能较好地控制住。 不过,相对于药物来讲,脑神经刺激疗法的副作用也比较多。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当中,有大约40%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包括感染。 *科学家继续研究其他药物和疗法* 另外,脑神经刺激疗法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帕金森患者。医生们认为,对于那些吃药不大管用、或者是吃药有很多副作用的患者来说,这一疗法是最佳的选择。如今,脑神经刺激疗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务”了;美国方面在1997年就批准了这一疗法的广泛使用。 科 学家们目前还在研究、试探其他的药物和疗法。自从入主白宫以来,奥巴马总统取消了之前不允许联邦政府的资金被用来研究人体胚胎干细胞疗法的限制。早期的人 体胚胎所含的干细胞能够生长成体内的任何组织。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干细胞或许有可能治愈、或者至少是治疗帕金森症。不过,反对这一概念的人说,用干细胞来 做实验是错误的,因为这就如同摧毁一个生命一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感谢您的支持和帮助。
患者:既然多方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本人也认为您的判断为抑郁症躯体化表现是正确的。按这种理念用药并加强了体力活动和心理调控,令人遗憾的是又一个月过去了,我的腿病并没有明显的好转迹象。每走一步都很艰难,腿部肌肉收缩不协调,互相牵制,甚至矛盾,犹如粗大的橡皮筋捆住了双脚,需用很大的力气克服阻力才能迈开每一步。不稳,不痛,只要不走路,就没有不舒服感觉。因此,本人怀疑是否与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和辅助睡眠药物有关?,它们具有松弛肌肉的作用:在保证心态良好的前提下,是否可以逐步减少抗抑郁药物及催眠药物的用量。望不吝赐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您到诊室来我们具体商量。
患者:自3月28日开始按如下处方服用药物:橼酸贪度螺酮片20mgx3、甲钴胺500ugX3、辅酶Q10 200mgX2、喜普妙20mgX1、佐匹克隆X7.5mgX1。自我感觉腿病‘没有好转’。但是,不止一人说:“走路姿势好多了。”我想这不是一般的宽心话,心情也愉快。因此我希望根据您的诊断——抑郁症躯体化表现,按这种理念用药坚持继续治疗。既然是抑郁症,就没必要在两家医院进行同时、同样的治疗。不知您能否接受本人每月一次的打扰?贵院能否提供类似喜普妙(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曲宁(扎来普隆胶囊)等神经科药物?请明示。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我院现在有喜普妙,但没有扎来普隆,你可以寻求其替代品。至于每月一次,我恭候就是。
患者:吕大夫:您好! 由于生存环境改变,本人患有抑郁症的情绪症状早已消失已尽。令人费解地是,躯体化的症状,为何与情感症状不平行?近年出现肌肉松弛无力,步履艰难,牙龈疼痛等复杂病态症状,经北京几家大医院专家检查,均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逻辑推理只有三种致病原因:1、抑郁症躯体化;2、与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和辅助睡眠药物有关。3、抑郁症诱发身体老化加速。 根据病因1、继续抗抑郁药治疗,因此,自2012年3月2日开始加药——枸橼酸坦度螺酮片20mgx3,其他药物不变:喜普妙20mgX1、佐匹克隆X7.5mgX1、甲钴胺500ugX3、辅酶Q10 200mgX2。可是,时至今日上述症状‘未察觉好转’。根据病因2、减药或者换药观察。既然现行药物没有疗效,没必要继续服用。在保证良好心态的前提下,逐步减少抗抑郁药物及催眠药物至维持剂量,例如喜普妙20mgX1及少量佐匹克隆,免除其他药物;或者改换新型抗抑郁药物,据说艾司西酞普兰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基本同西酞普兰。并逐渐减少坦度螺酮的用量至停用。根据病因3、在保证良好心态的前提下,无需吃药。以上考虑不知当否,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您说的十分理性,也有一定道理,但我无法想象您在停药后是否还有目前的感受。因此我觉得换药是一种办法,可以试用一下文拉法辛看看。
患者:吕大夫:自2012年6月8日开始用怡诺斯缓释胶囊150mgX1替代喜普妙20mgX1,其他药物不变,即枸橼酸坦度螺酮片20mgx3、佐匹克隆X7.5mgX1、甲钴胺500ugX3、辅酶Q10 200mgX2。可是,时至今日,肌体化症状与前一个月相比,没有明显好转。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或者更准确地说与最困难时期的病态相比是有些好转。从发现两腿难以控制平衡,到步履艰难,本人一直不间断地治疗,已达四年之久。本人年事已高,吕大夫,您说,在我有生之年腿病还可能治愈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请不要失望,我曾经对您说过,如果我的水平有限,不是还可以请北京的其他专家进行一次集体会诊吗?
患者:吕大夫:现将我患病经历简介如下: 我患的郁症已有多久,仿佛也记不清到底是多么长流逝的时光,那就从九一年第一次住院治病开始算起,到现在已是二十二年的时光。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很是不平静。人生之路本来就是起起伏伏,对我来说,更加起伏跌宕,时好时坏;有欢乐也有悲伤。这就是我,一名抑郁症患者 ——中科院一名普通退休职工的抑郁症疾病病史。 1、患抑郁症的原因内因本人性格外向,活跃,开朗,有些狂妄。很多人都想不到我会得抑郁症。年轻时,很多人认为我事业心强,严于律己,工作认真负责,在那时这些恭维的话也没错。但是,从今天的个角度看,是性格缺欠,就是逞能、好强,爱攀比,对事物拿得起来、放不下,追求不切实际的过高奋斗目标。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病就成为必然。外因著名的进化论学者——赫胥黎有一句名言:机智和勇敢是一个军人晋升的阶梯,但在不利的条件下,很容易把他送上断头台。事业心强,严于律己,工作认真负责,这是当代社会一个人事业成功取得晋升的阶梯,但在不利的条件下,很容易把他推向抑郁症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本人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家推行科研体制改革,取消了国家拨款制度,走市场经济化道路。当时的中国,大部企业单位经营困难,连基本工资发放都困难,不少人下岗待就业,没有一个企业肯拿出钱来给你搞科学研究。经过一番艰苦地拼搏和竞争,本人取得了第一笔自然科学基金支助项目,总金额两万五千元,后来多了些,例如,四万、六万。但是,每个项目需要投入三个以上的研究人员,拼命地工作三年才能完成。更要命的是,一切费用都要从这里出,其中包括人员工资、奖金、房租、水电、仪器租用费,等等,都得从这里出,真正用于研究项目上的经费也就是申请经费的一半都不到。项目完成后,还得冥思苦想编瞎话,写总结。否则,项目前后对不上帐,因为申请基金项目时,这些巨大额外开支是不能列入的,否则等于自投罗网——死路一条。为了争取申请经费项目的成功,增加竞争力,必须选择高、精、尖、风险大的课题。否则,资金线断裂,我所在的研究室就得倒闭解散,人员下岗待就业,这对争强好胜的我是无法接受的。就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工作环境条件下,面对即将垮台的研究室,我只身硬撑着。但是,抑郁、焦虑情绪悄然而来,而我却一无察觉。工作能力下降,而我的性格——追求不切实际的过高的奋斗目标,对事物拿得起,放不下,又使抑郁、焦虑情绪加重,工作能力再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难以治愈的抑郁症急性发作(待续)。
患者:抑郁症是一个长期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最初只是一段时间内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和难以形容的不舒畅感觉,实际上是轻微的焦虑感,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当时我并没有理会它。但是,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焦虑,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的频率会越来越频繁,而且持续时间加长。但本人没有及时就医和进行治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大多数人,尤其是本人,极度缺乏对这种疾病的知识。那时,六院还没有建立,只有北京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在原北京医学院内东南角。当初本人知道有病了,出现了许多病态体征,如心率加快,早搏,出冷汗,浑身出现了无法形容的难受感,等等。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本人当成心脏病求医,奔走在各大医院之间。最奇妙的一件事,使本人更加迷茫。当做运动心电图时,开始大夫看本人病态样子,嘱咐说:慢慢加大运动量,不行就停下来。正式做起来后,症状正好与预料相反,没有显示心肌缺血,自我感觉良好,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啦!心情特别舒畅。而后,在北医三院看病,一位老医生,特意给本人开了多虑平。本人按说明书,一次吃了两片,当天夜里就发作,像吃了毒药一样,心区像临死之前一样难受。天亮以后,下地站不稳,即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接着昏睡了两天两夜。以后就再没敢于连续吃这种药物。不吃抗抑郁药,只服催眠药,是没用的,十点服下催眠药,十一点就醒,无论吃什么药都睡不着觉。这样,引发了更加严重后果。近半年的严重失眠、抑郁、焦虑导致本人精神失常,被120急救车送进了一个在朝阳区垡头村,医疗条件极差的个人承包的小医院,进行长达四个多月的药物医治(待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谢谢你的花,如方便,把检查的相关结论上传上来。
患者:在这个小医院里,病情得到了基本控制,药量很大,每天服用七片多虑平片,外加安定类药物。但是,抑郁情绪一直不见好转。一想到入院前的可怕情况,以及入院时众人探视的场景,从思想上根本不愿意出院。其次,由医院以营利为目的的性质决定,由院方通知你出院是不可能的。好事儿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刚入院时“xxx疯啦!住精神病院啦!”的消息像爆炸性新闻一样,传遍了“全世界”。例如,病愈后,出差到上海,只要认识本人的人,或者只有一面之交的人,见面后第一句话就是:“你病好啦?”。每逢探视日,一车一车的亲戚、同事、朋友前来探视本人,那时还没有私人小轿车,都是大巴和中巴。这样的探视一直持续了近两个月,当然后来少些了。这时,本人才有和家属单独见面的机会。探视本人的,大多数是好心亲戚朋友,但也不乏瞧本人出丑和看我出洋相、瞧热闹的人。对于一个有心理疾患的人,出院后所面临的压力,有多艰难,可想而知。但理智告知本人:“这不是我的家,不可能永远住下去,必须出院”。所以,本人冒着回到原来犯病的环境中再犯病的风险和人们奇异的眼光,决定春节前出试了。出乎预料的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睡觉睡得从来没有过的香甜,连年三十密集的烟花爆竹爆炸声都没能把本人吵醒,醒后精神好极了。这种神仙般的日子过了六、七天,本人认为回医院后会更好,所以按时返回医院了。但是,没想到的是依然故我,依旧难以控制低落的抑郁情绪。因此本人决定正式出院了(待续,附历次检查化验结果)。下次补核磁胶片图。
患者:出院后,自我感觉和出试时一样良好,在家里度过了两三天后,决定上班了。对于出院前考虑到的两大压力,事先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其实,地球人都知道了,何必自己欺骗自己,但又欺骗不了别人。因此,没必要采取鸵鸟政策,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议论吧!我承认“我是精神病病人”,至于别人怎样看我,那就一切看自我表现。上班后,果然问三问四的人不少,我都一一如实回答,与此同时抓紧时间工作。实际上,想象与现实完全是两回事,周围的同事,没有一个人把我看成精神病人,陌生人更不相信我患有抑郁症。出院前考虑的两大压力,完全是多余,是自我凭空制造的虚构的精神障碍。一切事物正常进行,这期间我还是担任研究室、课题负责人。我明白抑郁症的祸根已种下,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复发。一是调整工作难度与风险,不再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回避高、精、尖、风险大的课题。而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沿原方向向前发展。二是调整工作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当两者在时间上发生冲突时,宁可牺牲工作也要保障必要的体育运动时间。在某种意义上,体育运动治疗抑郁症效果比吃药好得多,见效快,缺点是不能维持长久。一天工作下来累得很,就想上床休息,理智告诉我:不能这样作,必须到操场跑几圈。运动后,果然获得立竿见影效果,心情舒畅了,一切病状都消失了。由于是第一次患抑郁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上诉自我调节,出院后,疾病一天天好转起来,半年之内,服用的药物就全部退掉了。身体和精神都很健康的状态持续了近三年。因为,我还是原来的我,依然固我。逞能,追求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争强好胜的性格一点都没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也没变。上文分析的发病的两大因素——内因和外因依然存在。抑郁症复发就成为必然。导火线是与合作单位发生的一场激烈矛盾,它又把我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北大六院(1995年)。相比之下医院医疗技术和治疗条件较前要好得多。由于生活环境再次改变,加以对症下药。一周多一点时间就恢复了,巩固一段时,两个月后就出院了。住院期间服用的主要药物:兰释马来酸氟佛沙明片X50mg、氯硝西泮片x1mg,睡前服用。而百忧解、赛乐特、帕罗西丁等晨服药物并不适用于我。它们使我焦虑情绪加重。住院之前已经开始服用盐酸米安色林片30mg x1了。这件事使我明白,只有自己去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应我,否则只能被社会淘汰。那就得有点自知之明,承认患有心理疾病的现实,降低要求,权衡利弊,能让则让,回避矛盾,防止旧病复发,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实在回避不了,那就请心理健康的亲友、同事代为处理(待续)。附2010年7月8日北医三院头部增强型核磁照片。颈、胸、腰部核磁图片及其他医院的核磁图像略。
患者:从九五年第二次住院到退休前,这期间,服用的主要药物:兰释马来酸氟佛沙明片、氯硝西泮片,两者日服量分别为X50mg、x1mg。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自我调节,能够与狼共舞,带病工作。病情起起伏伏,时好时坏;有阳光,也存在幽暗的伤痛。退休后,与一家民营企业合作,推广生产科研成果。项目复杂而艰巨,但对我来说轻车熟路,工作简单、轻松愉快,毫无压力,精神状态恢复到了病前健康状态。但是好景不长, 2006年由于老板失信,撕毁已定协议,抑郁症复发。严重的失眠使我尝试了各种安眠药,但效果不佳,所用药物也无法回忆,只记得大夫用了一套组合药物,解决了睡眠难题。这期间服用的抗抑郁药物为米氮平,但不久出现了轻微走路不稳的现象,当时认为是米氮平的副作用,并未放在心上。经过治疗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抑郁症病情明显好转,社会交往能力有所恢复,服用药量也大大减少。但是腿没劲,走路不稳,抬不起来腿,没有任何改善,反而加重,没受过外伤,不痛,没有不舒服感觉。 08年初意识到腿出了问题,当年 2月开始到北医院三神经内科就医,先后做了头、颈、胸、腰椎核磁共振及肌电图、B超等检查。其中肌电图检查发现,双侧听觉脑干径路周围段传导阻滞,核磁检查发现:脑白质髓脱壳,腰椎腔狭窄。到骨科就医,症状与自我感觉不符,下肢没有酸痛麻木等不舒服感觉。在外科进行了下肢检查,B超检查,动脉血流充盈,未发现有关病灶。血液化验结果如下: 1、Ri980kDa); 2.Yo(62kDa); 3.Ri(55kDa); 4.Hu(38kDa 5.Yo(34kDa); 6.rec.Hu; 7.rec,Ri 8.rec,Yo,全部阴性;另一项血液检查结果如下:1。同型半胱氨酸:20.73,比标准高;2。叶酸:4.6ng/ml,偏低;3。维生素B12:245pg/ml,正常。 其中,头部的核磁共振就做了两次,检查结果都没有相关病灶。只有一位著名教授,重新看了增强型核磁共振检查片子,让我做一个下蹲动作,然后说问题不大,可能与抑郁症有点关系。当时服用的药物,弥可保、叶酸维生素B6,我明白这些药物都是安慰剂,不治病。没有效果也是当然的。在精神科主治大夫帮助下;请与北大六院有协作关系的301医院神经科作进一步检查,经过指鼻试验、视物、足底反射、跟膝胫试验、双下肢膝腱反射、双手向前平伸,检查身体是否摇晃或倾斜,等等,未发现神经功能障碍。但是,步基宽,走不了类似模特儿的猫步。又重新做了两次核磁检查(一次增强型),也未发现相关病灶。结论是与北医三院几位神经大夫大同小异,即与服用抗抑郁药物有关?为此,北大六院的大夫为我反复调整了抗抑郁药物。我也努力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自我调节。但是这一调整过程相当长,因为每换一次药起码要观察一个月,最值得怀疑的药物是米氮平和氯硝西泮,其中氯硝西泮是最难戒掉药物。从最初的每晚两片即2mgX2减到每晚约0.3mg。至此服用的药物是:喜普妙(氢溴酸西肽普兰片),晨服一片(20mg);睡前服氯硝西泮三分之一片还有每次一.片(30mg)一天两次的尼莫地平片。结论是:“抑郁的躯体化表现是比较绵长的;虽然我们已经可以觉察为什么会这样,但并不意味着症状由此戏剧性地消失;药源性因素发病通常具备随原因消失而消失或减弱的特点;目前长期服用抗抑郁剂和安定类药物能否导致不名原因的肌肉松弛,尚未见精神科和神经科联合研究报道”(待续);
患者:自2011-04-13日至20011年11月,一直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看腿病,专家主攻运动障碍与神经遗传病,包括遗传性共济失调,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综合征,舞蹈病,痉挛性截瘫,运动感觉神经病,肌张力障碍等疾病。在这里,我经过指鼻试验、视物、足底反射、跟膝胫试验、双下肢膝腱反射、双手向前平伸,检查身体是否摇晃或倾斜等等,并未发现神经功能障碍。但是,步基宽,走不了类似模特儿的猫步。没有头晕,醉酒感、吞咽、眼球运动、写字、系扣、用筷子等精细运动障碍。大夫坦然,我的病情最轻,也是最难治的病人。所有现代检查手段都用过了,未发现神经系统任何器质性病变。大夫建议做DNA检查,我说我没有家族遗传病史;大夫说:“很难说,祖上有人得过这种病,你能知道吗?”我无语。九十九拜都拜了,还差一拜吗?做!但要等三个月才能出结果。三个月后的7月20日我拿到了DNA检测报告,其结果是:SCA1, SCA 2 ,SCA 3基因编码区三核苷酸重复数目正常。排除了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亨廷顿舞蹈症、延脊肌萎缩症、Friedreich共济失调等一组遗传疾病。 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的血化验结果如下: 同型半胱氨酸:134uml/,;2。叶酸:45.31ng/ml,3。维生素B12:798pg/ml。均正常。肌电图及神经生理检查结论为:未见肯定神经原性损害 。自2011-04-13日至20011年11月,除了抗抑郁药物外,还服用甲钴胺、叶酸、维生素B1、辅酶Q10(日服400mg)、巴氯芬片(10mg日服三次)。但是,没能遏制住腿病病情加剧的趋势,曾建议去血管外科和骨科就诊。 2011-11-23 日至今,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吕大夫处就医。自述患病经历简介完结,敬候指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感谢你的详细病历提供。
患者:自2012年7月5日开始服用加倍的怡诺斯缓释胶囊,用药量为:150mgX2,其他药物不变,即枸橼酸坦度螺酮片10mgx2x3、佐匹克隆X7.5mgX1、甲钴胺500ugX3、辅酶Q10 200mgX2。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时至今日,服用上述剂量药物已二十天,还是没有期盼来肌体化症状可察觉好转。近半年的服药实践,表明增加和变换抗抑郁药物,对治疗腿病未达预期效果。吕大夫,十分钦佩您的敬业精神,也衷心感谢您为治疗我疾病所做出的努力与付出。作为明事理的的老年人,不会不知医学的局限性,我患的病果真“是现代科学尚未发现的疾病”。面对无可改变的现实,无法逃避,只有坦然面对,认命!因此我拟逐渐减掉所增加的抗抑郁的药物,不知当否?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现在我说的每一句也许多余,但我还是要希望你坚持一下,不要轻易放弃。经过和相关结构沟通,初步预定为你的会诊在8月中下旬,因为通知的人较多,需要一个准备过程!
患者:我在继续按您的处方正常服用药物。因电脑故障,无法及时向您咨询,敬请发短信‘1’或‘2’告知八月能否请有关专家会诊。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你的病历资料下周就传给安排会诊的单位,具体时间听候手机通知。
患者:吕大夫:明天是八月二十二日,周三。我将于下午五点前,到达东四十条第五广场.作为病人等候绿丝带会诊。不知是否有变故?多谢您费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
没有变故,明天会有工作人员和你取得联系。
患者:8月22日二十余位专家教授,为我进行了的绿丝带会诊。我应牢记每位专家给我的帮助。希望明日下午求医时,能得知会诊结果及他们来自哪个医院、尊姓大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好的。
患者:汇报 8月31日北大医院复诊,告知‘终审判决’—— 绿丝带会诊结果后。我严格遵医嘱服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时至9月10日,奇迹终于发生了:自我感觉腿病好转,较前走路不再那么艰难。为了验证觉腿病是否真的好转,昨天9月10日我特意到颐和园试走了一趟。从西苑下车,步行至到东宫门入园,经铜牛、南如意门、西门、耕织园、后山返回东宫门,整整绕了颐和园外墙一周。再走到西苑公交站,返回家中。自我感觉良好。早已失去治愈信心的腿病真的探底回暖了。因为多位医学专家已诊断为:“现代医学尚未发现的疾病”。现在,我高兴极了,重获信心,看到了希望。挥走了心中的乌云,看到了晴朗的明天 。佩服!佩服!!真的佩服吕大夫高超的医疗技术和对患者高度责任心。再次谢谢吕大夫精心地治疗!请教:现时服用的甲钴胺,还需要继续服用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志勤:可以暂时停用,祝贺你的康复。
本文是吕志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