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白瑾 三甲
白瑾 副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平时要注意什么?

2354人已读

低血压咱们刚刚提过,就是高压小于90毫米汞柱,低压小于60毫米汞柱,可以诊断为低血压。但是在临床中正常的年轻人,还有青少年时期,有些人比如说偏瘦,或者青春期的时候他可能血压就是偏低,甚至很多人测量血压,高压可能是87,九十一二,这种状态下如果他能够正常的生活活动,也没有心脏疾病,或者特殊的药物干扰,那这种情况就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可以观察。比如他活动活动,血压可能就上来,这也很正常,是没有关系的。

刚才说一些比较要去干预的低血压状态,就是一些疾病状态,比如说大出血状态,或者说因为药物所造成的低血压,或者合并一些临床的疾病感染,心率衰竭等等这些疾病,我们肯定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去用一些暂时的升压药物,来保证血压的稳定,维持有效的心脏输出和心脑供应。

体位性低血压,顾名思义就是跟体位变化所导致血压的这种变化,其实最常见的,没准你我都遇到过,比如长时间的下蹲,这时候突然起来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头晕一下,这个时候多半见于平常血压不太高的正常人,或者是病人,这个时候因为体位的变化,导致血管调节性的问题,导致他血压进一步下降,导致心脑血管的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的症状,其实这个时候我们适当地避免就可以了。

包括老年人我们也经常会说,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就因为老年人神经反射等等情况都会偏慢,他突然间活动特别快,突然间从坐到站,从躺到立,这种动作特别迅猛的时候,就会造成突然间脑供血不足,出现血压的偏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有一些病人会摔倒、晕厥。所以,这时候咱们经常在健康科普时候提醒老年人,活动要慢一点,要“三个五”,醒了之后先躺个三五分钟,慢慢坐一会,然后再站一会,这样逐渐过渡到活动状态可能更为安全。


白瑾
白瑾 副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