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时间坐飞机警惕肺栓塞
—— 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前言----看到题目也许会觉得作为医学科普类文章不够严肃,但其实科普类文章除了普及科学,还要引人入胜。
好!言归正传,进行我们的医学科普内容!首先引入真实病例:赵xx,37岁,男性,微胖,公司高管(可谓人生赢家,春风得意),一次商务旅行,乘坐航班商务舱从美国飞回祖国,这兄弟正沉浸在搞定商业合同的喜悦和兴奋中,飞机落地后,他踏出机舱,深吸了一口大北京清新的空气,突然整个人意识丧失,倒地不起,呼吸心跳消失,虽机场医务人员即刻展开现场心肺复苏,并送至医院抢救,但非常遗憾,治疗以失败告终,赵xx临床死亡。
问题来了!赵xx的死因是什么?到这里,你可能多少也会有些猜测,在飞机上,出机舱的一刹那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心肌梗死?脑出血?食物中毒?过敏?商业仇杀?情杀?......(别想歪了啊,毕竟是医学科普文章,不是悬疑推理小说)
揭晓答案!经家属同意,医院对赵xx进行了尸检,结果显示赵xx死亡原因为肺栓塞!
肺栓塞?!(敲黑板了啊!)什么是肺栓塞?肺栓塞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好,开始进入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内容了,也许掌握了今天的知识,会在长途旅行中救你一命!!
大家知道,我们的肺是用来呼吸的,所谓呼吸其目的就是在肺内完成气体交换,即吸进氧气入血,呼出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经过这个过程,体内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给全身供氧。肺栓塞就是由于肺内的血管被阻塞,不能完成气体在肺内的交换,引起的急性缺氧状况。试想一个人紧紧的勒住你的脖子结果会是怎样......?
那究竟是什么进入了血液,阻塞了肺内的血管呢?在临床上,大多阻塞肺内血管引起致命性肺栓塞的是静脉血栓,它多来自我们的双下肢,由于一些原因,比如下肢外伤,烧伤,肥胖,妊娠,局部压迫,肿瘤,高血脂,卧床,长期下肢静止不动都会引起我们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可以想象,湍急的河流砂石俱下,突然河水流速变慢,砂石会沉积在河床上。同理,静脉血流变慢,沉下来的血小板等血细胞黏附聚集在一起就形成血栓。此时当静脉血流速突然变快或外力挤压,使静脉血栓顺血流漂移(就像水面上一片落叶,随波逐流),根据血栓大小,阻塞相应的肺血管。这时就发生了肺栓塞!
读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还原一下之前飞机上赵xx的发病过程。(毕竟真相只有一个)记得赵xx微胖吗?肥胖会加重下肢静脉回流负担,使静脉流速偏慢,又是长途飞行,商务舱舒适的座椅让人完全失去下肢行走的意愿,于是在飞机上赵xx足足“享受”了十几个小时,没有行走,双下肢肌肉收缩减少,双下肢静脉血管得不到充分的挤压,血流逐渐缓慢再缓慢......直到下肢静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此时的赵xx毫无察觉,仅仅有下肢水肿)但当飞机着陆,赵xx起身行走时下肢肌肉不断的收缩,有力的挤压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随之变快,新形成的血栓就像水中的落叶,随血流漂移,阻塞肺血管引起肺栓塞!继而......
其实不光是坐飞机会发生这种情况,坐火车,长途汽车,轮船,开私家车,甚至假期狂睡一整天,只要下肢肌肉放松时间过久,都会有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我们了解了肺栓塞的元凶是静脉血栓,又知道了什么情况下易发生静脉血栓,那我们如何预防,避免悲剧发生呢?首先,针对之前提到的易发生静脉血栓的疾病及状况进行纠正。如避免外伤,控制体重,定期查体,治疗肿瘤,高脂血症......内科疾病,妊娠期间适量运动,侧卧姿势睡觉。其次,避免下肢长期松弛状态,换句话说就是“没病走两步”,不要长时间端坐或平卧,定期行走运动,实在条件不允许可以在端坐或平卧时进行足踝关节屈伸及环转运动,以使得下肢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流速度。最关键的是一旦发现下肢突然肿胀,应意识到是否有急性静脉血栓形成,尽量避免双下肢运动,保持下肢肌肉放松,可坐轮椅至附近医院血管外科就诊。
好了,文章读到这里,相信你会对肺栓塞这个隐匿的杀手有所了解。假期临近,希望爱旅游的你时刻记住本文内容,远离肺栓塞风险!(也不枉我边出门诊,边一个字一个的敲出这篇科普文章)
本文是李志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