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姜欣 三甲
姜欣 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针灸微创肿瘤科

预防新冠病毒,可以艾灸这些穴位

19148人已读

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夺走五百多人生命,相关防护用品早早被抢购一空。大疫当下,艾灸防疫不仅受到专家的推荐,而且部分中医院已经将其作为防疫的手段加以应用。那么,艾灸防疫真的仅仅是因为艾烟的消毒杀菌作用吗?

诚然,艾烟在防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晋代葛洪(屠呦呦青蒿素灵感来自葛洪书籍)在其《肘后方》中有“断瘟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佳也”的记载,艾烟能够起到一定芳香避秽的作用。同样艾灸相关穴位也能防疫,如药王唐代孙思邈提出:“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主张通过对穴位施灸来防瘟病,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那么艾灸哪些穴位更适合预防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呢?

首先要从新冠肺炎的中医认识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首批中医专家组将此次疫情定性为“寒湿疫”,尽管对寒热的属性尚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对湿的认同是一致的。湿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是符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的,武汉地处长江沿岸,湖泊多,空气湿度大,夏季闷热,冬季阴冷。此次新冠病毒在潮湿环境生存时间长,而在干燥环境中生存时间短,可见其具有喜潮恶燥的特点;从发病时间来看,适逢岁末年终,数九寒天,疫病初起以“寒”“湿”为特点是符合天时地利的;感邪之后,临床表现乏力、胸闷、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舌苔厚腻等等,均是湿邪致病的特点;此外,有报道显示对于临床治愈患者还存在复感的风险,也是湿邪粘腻不宜治愈的特点。因此,此次新冠肺炎初起以寒湿束表、湿邪内滞为主,中后期多热郁于内或郁久化热,甚至热灼伤阴,形成错综复杂的病症。从未病先防的角度而言,有效的祛湿散寒,有助于从内改善体质,便能起到防疫的目的。

艾灸为什么适合用于预防此次疫情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艾叶辛温,具有很强的温通作用,《神灸经纶》有言:“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经络得通,痰湿得化,气血输布正常,正气自足。若能配合祛内湿、解表散寒、提高免疫的穴位,恰中此次肺炎疫情的核心病机。

这里我们给大家推荐三个穴位,供大家参考。

①中脘穴 位于胸骨剑突下端与肚脐的中点,具有很强的健脾胃、祛湿浊的作用。是祛内湿非常重要的穴位.

②大椎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此穴,外能解表散寒,内能温通经络阳气。是去除外在寒湿非常重要穴位。

l身柱穴 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即两个肺俞穴中间。一方面主治肺内疾患,宣肺清热、宁神镇咳;另一方面,身柱与胸腺相对,能够激发胸腺的功能,尤其是T细胞的免疫活性,提高免疫力。是治疗肺部疾患增强免疫功能重要穴位。

以上3个穴位,建议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即可。

友情提示:1.灸条的质量对艾灸的疗效至关重要,请选择质量可靠的艾条;2.个体差异不大,本文针对此次疫情中健康人群的防疫建议,若本身存在基础病,欢迎与我们联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 姜欣


姜欣
姜欣 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针灸微创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