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王兴邦 人已读
急性 脑卒中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人类致死和致残的非常重要的疾病之一,其中,大动脉(大血管)闭塞型的脑卒中是致残率及致死率最高的类型,尤其应当引起重视。
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rt-PA和UK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物。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使用rt-PA溶栓应在发病时间4.5小时内或使用UK溶栓应在发病时间6小时内进行。
机械取栓,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取栓器械将堵塞血管的栓子通过介入手段取出的技术。其主要通过抽吸、取栓、碎栓及加强溶栓药物在栓子局部的渗透作用实现血管再通,与药物溶栓协同发挥作用。机械取栓的目的是在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之前尽早恢复脑组织血供,挽救尚处于缺血的组织。缺血组织血供恢复的越早,患者的预后越好。
推荐结合发病时间、病变血管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后决定患者是否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发病后不同时间窗内的患者[发病后6h内可以完成股动脉穿刺者(I级推荐,A级证据)、据最后正常时间6-16h(I级推荐,A级证据)及距最后正常时间16-24h者(II级推荐,B级证据)],经严格临床及影像学评估后,可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重中之重,目前遵循静脉阿替普酶溶栓优先原则,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的首选方法(I级推荐,A级证据)。如果该患者符合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取栓指征,应该先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而且,为缩短发病到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时间,有利于显著改善预后,在治疗时间窗内应尽早实现血管再通,不应等待观察其他治疗(如静脉药物溶栓)的疗效而延误机械取栓(I级推荐,B级证据)。
本文是王兴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