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东_好大夫在线
4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后必读

终生服药好害怕,甲减能痊愈吗?

发表者:任卫东 人已读

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导致甲减的常见原因为甲状腺肿瘤术后、甲亢同位素治疗后、甲状腺炎等。搜索“甲减”关键词,不难发现相关搜索栏内排名最高的就是“甲减能彻底治愈吗”这一问题。这个结果既体现了患者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本身的担忧,也体现了对治疗过程中长期乃至终生用药的害怕。


甲减患者的特点


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患者呈现全身代谢性降低。


主要表现皮肤粗糙、干燥;有些病人存在贫血,皮肤苍白、发凉。头发干、易脆;头发、眉毛及四肢毛发脱落。心率减慢。声带增厚引起声嘶较常见。食欲通常减退,但大多数病人体重增加,体重增加是由于组织中水潴留所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疲乏无力、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思维欠活跃、反应迟钝、语速减慢、记忆力下降、动作迟缓,淡漠、嗜睡常见。肌肉痉挛、疼痛、发僵常见,气温低时更明显。


女性可有月经过多月经紊乱。性欲减退,不排卵,怀孕机会减少,易致流产。男性患者出现性欲低下、阳痿和精子减少。


另外,亚临床甲减患者症状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症状,常被漏诊或不易被诊断。


一、甲减是否能治愈?

如果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包括甲状腺先天发育不良,甲状腺炎症致组织功能损伤、手术切除甲状腺等,造成甲状腺功能或组织产生难以逆转的损害,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就需要长期服药。事实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被认为是可以临床治愈的,只不过前提是坚持用药,将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这样既不影响生活也不影响工作。此外,也有诸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等情况会导致暂时的甲状腺功能的减退,但仍需要动态监测甲状腺功能。

二、甲减的危害有哪些?

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所有器官,所以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甲减的危害也是全身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甲减可能会导致代谢能力下降、畏寒、水肿、发胖、便秘、智力减退、心率下降、脸色泛黄和血脂偏高等症状。如果长期不治疗,则可能发生多种甲减并发症,包括甲减性心脏病和甲减性脑病等。

三、我们应该如何发现甲减?

甲减早期症状与亚健康类似,存在容易忽略的情况。如果经常出现厌食、懒言、肥胖等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考虑甲减的可能。辨别甲减有以下几个因素需要重点考虑:



  • 妊娠前体检发现甲状腺炎

  • 不明原因的浮肿

  • 不明原因的精神功能障碍

  • 厌食和不明原因贫血

  • 不明原因的心率减慢

  • 不明原因的胆固醇水平偏高


目前体检基本都会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建议居民们定期体检,及早发现。


四、甲减如何治疗?

甲减的治疗非常简单,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T3和T4,但临床上以补充T4为主。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是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适宜每日早晨空腹服用,服用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再进行饮食。

五、有关甲减和甲状腺,人们还要哪些常见的误区?

1. 甲状腺的相关疾病有很多,甲减只是其中之一,包含很多的病理症状,并不是病因。


2. 甲状腺疾病不都是因为食用海鲜或碘导致,并且甲减和甲亢在碘摄入和海鲜禁忌方面情况不同,甲亢需要减少碘摄入和少食海鲜,而甲减则并非必要


3. 相比起甲亢,甲减的预后更好。原因是甲亢治疗药物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而甲减药物副作用很少。其次,甲亢在停药后可能复发,而甲减只要持续用药即可。


出现甲减后,除了常规补充甲状腺激素外,饮食治疗也十分重要。下面就谈谈甲减患者饮食注意。

1、适量补碘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发生甲减时可适量补充碘盐,有助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是补碘不可过度,因大量补碘,可加重甲减。例如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就不易多食海带、紫菜、虾皮等高碘食物。甲亢行同位素治疗后若出现甲减,但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仍较高,也不易过度补碘,因可再次诱发甲亢。

2、控制高胆固醇食物

甲减时血浆胆固醇合成虽不快但排出较缓慢,因而其血浓度升高,故宜限制脂肪的摄入,特别是原发性甲减患者,应控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3、保证蛋白质供给

甲减时小肠粘膜更新速度减慢,消化液分泌腺体受影响,酶活力下降,一般白蛋白下降,故应补充必需氨基酸,供给足量蛋白质,改善病情。

4、纠正贫血

甲状腺素不足可影响红细胞生成素合成而致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还与月经过多、铁吸收障碍、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有关,应补充富含铁质的饮食如动物肝脏,必要时还要供给叶酸、补充维生素B12等。

5、控制体重

甲减患者因水肿多有体重增加的表现,因此,应通过调整饮食使患者的体重逐步趋于正常标准,避免进食过咸的食品,如咸鱼、咸肉、腌菜等含盐多的食品。

6、其他

尽量不空腹锻炼,进行重体力活动时及时补充食物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