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尖锐湿疣
口腔尖锐湿疣是发生在口腔或咽喉的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状病毒HPV6、11、16致病。近年来由于人们思想的开放,对性方式追求刺激,口腔尖锐湿疣的发病率不容忽视,在各种生殖器外的尖锐湿疣中口腔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是最高的,有人统计了一组生殖器外尖锐湿疣患者51人,发现生于口腔内的为26人,占51%。
一、传播途径
口腔尖锐湿疣主要是通过口交传播,口交中或口腔黏膜损伤,或口腔有溃疡,恰好口交的对象又是尖锐湿疣患者或处在潜伏期,这样就会给病毒可乘之机,感染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本病也可通过患者自身感染,或通过接触污染的餐具、毛巾、脸盆等传染。
二、临床特征
口腔尖锐湿疣的潜伏期大多数是3周到8个月,平均为3个月,多出现在性频繁的青、中年患者,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
口腔尖锐湿疣多发生在口腔及咽喉部的黏膜上皮,如舌系带、舌根、舌两侧、颊、腭、扁桃体、咽喉、悬雍垂和声带等处。早期疣体较小,即在局部先出现几个或多个淡红色或灰白色丘疹,然后逐渐发展成绿豆大小的隆起,呈乳头样、菜花样、鸡冠样或鹅卵石样的赘生物,质地柔软,表面粗糙,无明显蒂部,触之易出血,而且容易发生糜烂和渗出,而致表面呈白色、暗灰色,或者由于出血而呈红色。
咽喉处疣体较大时会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咽喉不适的症状;如果感染了高危HPV病毒,会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口腔尖锐湿疣可以出现疼痛、瘙痒不适,饮食或饮水刺激之后疼痛会更加明显。
三、检查方法
一般有五种,分别为病理检查、基因诊断、组织化学检查、免疫组织学检查以及醋酸白试验。其实这些检查只是实验过程和手段的不同,对于患者来说,一般都是提取口腔的分泌物或者是部分组织刮片进行检验。
1、醋酸白试验:用3-5%醋酸外涂疣体2-5分钟,病灶部位变白稍隆起。本试验的原理是蛋白质与酸凝固变白的结果,HPV感染细胞产生的角蛋白与正常的未感染上皮细胞产生的不同,只有前者才能被醋酸脱色。醋酸白试验检测HPV的敏感性很高,它比常规检测观察组织学变化还好。但偶尔在上皮增厚或外伤擦破病例中出现假阳性、假阳性变白迹象显得界限不清和不规则。美国CDC提示,醋酸白试验并不是特异试验,且假阳性较常见。
2、病理检查:主要为角化不全,棘层高度肥厚,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增厚,延长,其增生程度可似假性上皮瘤样。刺细胞和基底细胞并有相当数量的核分裂、颇似癌变。但细胞排列规则,且增生上皮和真皮之间界限清楚。其特点为粒层和刺层上部细胞有明显的空泡形成。此种空泡细胞较正常大,胞浆着色淡、中央有大而圆,深嗜碱性的核。
通常真皮水肿、毛细血管扩张以及周围较致密的慢性炎性浸润。Bushke-loewenstein巨大型尖锐湿疣,表皮极度向下生长,代替了其下面的组织、易与鳞状细胞相混,故须多次活检。若有缓慢发展之倾向, 则为一种低度恶变的过程,即所谓疣状癌。
3、基因诊断:迄今,HPV难于用传统的病毒培养及血清学技术检测,主要实验诊断技术是核酸杂交。近年来发展的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为HPV检测开辟了新途径。
4、组织化学检查:取少量病损组织制成涂片,用特异抗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抗体作染色。如病损中有病毒抗原,则抗原抗体结合。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方法中,核可被染成红色。此法特异性强且较迅速,对诊断有帮助。
5、免疫组织学检查:常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方法(即PAP),显示湿疣内的病毒蛋白,以证明疣损害中有病毒抗原。HPV蛋白阳性时,尖锐湿疣的浅表上皮细胞内可出现淡红色的弱阳性反应。
四、诊断依据
1、外观典型的口腔尖锐湿疣:如口腔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有蒂或无蒂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增生物,颜色正常或苍白色,单靠肉眼就可以诊断。
2、外观不典型的口腔尖锐湿疣或亚临床感染:不洁性行为及口交史是其重要提示,并通过组织活检可见特征性空泡的病理学变化特点,结合醋酸白试验阳性即可做出诊断。
五、鉴别诊断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口腔中也有高低不平的突起,尤其是舌下部位,这些突起多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多人因为有不洁性接触史,将正常的舌下组织误认为是口腔尖锐湿疣,反复地在皮肤性病科和口腔科咨询求证,述说自己的舌下有些小疙瘩。这些小疙瘩通常因为熬夜、上火或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而时大时小,均属正常现象。临床应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
1、迷脂症:是发育性皮脂腺异位。表现为口腔粘膜有浅黄色、粟粒状微隆颗粒,好发生于牙合间线的颊粘膜,唇红,口角区,无自觉症状,组织学检查为成熟的皮脂腺小体。
2、乳头状增生:患者常有不良修复体或口腔卫生不良,表现为淡红色多个乳头状增生,好发于腭部及齦颊沟内,组织学多为中心为结蒂组织,表面覆以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呈不全角化或正角化。
3、乳头状瘤:好发生于舌,唇,颊,牙龈,腭等部位,呈外突的带蒂的肿块,外观如疣状,菜花状,边界清,大多为孤立的单个病损,组织学可见棘细胞增生成乳头状表层过度角化。
4、鳞状细胞癌:其溃疡基底有硬结,边缘不齐,淋巴结转移为固定,坚硬粘连,通过活体组织检验可明确诊断。
六、临床治疗
一般认为潜伏期是治疗口腔尖锐湿疣的最好时机,将病毒杀灭在萌芽中,以求彻底治愈。
㈠西医治疗
1、局部手术治疗:由于口腔黏膜的特殊生理现象,用于外治较好的化学疗法,如足叶草酯、鬼白毒素、三氯醋酸、氟尿嘧啶,由于其对黏膜的损害与腐蚀,在口腔内是不能应用的;物理疗法中液氮冷冻易致疏松组织水肿应用也有所限制。
常用的就是局麻下的点阵激光或脉冲激光去除疣体,也可使用光动力、微波、电灼等治疗,但以激光祛疣最为常用。激光治疗祛除原发性疣体并不难,关键是操作时击打过浅疣体祛除不彻底容易复发,击打过深则创口难愈合易留疤痕,还容易导致继发感染,特别是对于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更是无能为力,这也是容易复发的根源。
2、化学药物疗法:干扰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共15次。聚肌胞2ml,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7次,或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剂(商 品名:斯奇康),每次1毫升,隔日肌注,共18次。
西药对口腔感染HPV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但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停药会复发,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
㈡中医治疗
中药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抗HPV病毒、抗感染的效应,且没有副作用。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肺经郁热、脾不化湿、外感湿毒、痰浊血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湿毒的侵袭和慢性炎症的持续关键是人体正气不足,特别是脾肺气虚,金土不和,痰湿内生,肺经郁热,若湿毒侵袭口咽,痰浊凝结,气血痰聚结口咽而为病。
因此在治疗上既要调补脾肺、扶正祛邪,又要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可用生黄芪、白术、生苡米、绞股蓝健脾补肺、培土生金;用黄柏、苦参、土茯苓、金钱草、生萆薢祛湿毒;用板蓝根、蛇舌草、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此外久病多瘀,用半夏厚朴汤、消瘰丸合夏枯草、山慈菇、皂角刺等化痰散结。
口腔局部直接用药能杀灭HPV病毒,配合内服中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彻底治愈口腔HPV感染。临床治疗还要根据辨证分型,配伍适当的药物,辨证治疗(省略)。
七、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患病期间的禁忌事项,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加快口腔尖锐湿疣的康复。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口腔湿疣除了通过口交传播之外,也可通过患者自身感染,或通过接触污染的餐具等传染。所以,在患病过程防止交叉感染非常重要,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消毒隔离制度的严格执行,并注意口腔卫生,每天保持早晚刷牙。
2、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变化十分复杂,要同情、安慰、鼓励患者,告知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以树立治疗信心;患者应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健康教育
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禁酒禁烟,多吃蔬菜水果。
本文是李希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