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有优势
前言
饭后总是肚子胀气、爱打嗝;口淡,一天都没有食欲;反酸,吃点奥克就好点,一不吃又犯了,反反复复总是好不了;做了胃镜,医生说就是浅表性胃炎,没什么……老感觉有股气在肚子里窜来窜去;经常便秘,吃多少香蕉也不管用,肠镜检查却正常。诸如此类的问题,你是不是也碰到过?这是怎么引起的呢?该怎么治疗呢?
上述种种不适其实都属功能性胃肠病的范畴,也叫胃肠道功能紊乱。
01 功能性胃肠病是什么病症?
功能性胃肠病(胃肠功能紊乱)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而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02 为什么会产生胀气、打嗝等情况?
西医方面: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由于运动少、睡眠不足、进食不规律或偏食甜食和产气食物、压力大,不良情绪,引起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另外,内脏高敏感、胃酸、Hp感染、遗传因素亦有参与。胃排空延迟和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对机械扩张表现为高敏感反应,导致餐后上腹痛、嗳气、恶心、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中医方面: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肝主疏泄,脾胃的升降有赖于肝的疏泄,各种因素损伤脾胃,或情志不调,影响脾胃升降功能,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就会出现胀气、打嗝、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饮食伤胃
饮食过量、过时生冷寒凉、肥甘厚腻、辛辣燥热、饥饱失常、进食无规律,饥饱不匀等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
情志不畅
抑郁恼怒、忧思多虑,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弱肝旺,影响脾胃升降功能。
劳倦熬夜或久病
致脾胃受损,中焦虚寒,影响胃的受纳、通降和脾的运化。
03中医针药并用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优势明显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患者,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无特殊食谱,但要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诱发症状的食物。
西医方面:无特效药,主要是经验治疗。包括抑酸、促动力、消化酶、根除幽门螺杆菌、精神心理治疗(抗焦虑抑郁)。老年人用药要注意,关于促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国外有报道导致猝死及严重心律失常,60岁以上应控制疗程,剂量不超过30mg/天,建议仅用于缓解恶心与呕吐症状;抑酸剂方面,泮托拉唑与雷贝拉唑与老年人常用药之间相互作用减少,宜优先选用;适当加用消化酶及微生态制剂。
中医方面: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辨证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或缓解上腹部胀满、疼痛、早饱、嗳气等症状,以及功能性便秘或腹泻,并有助于改善睡眠和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服中药和针灸治疗。针灸可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快速改善胀气、疼痛等症状;而中药可以调节脏腑虚实,从根本上纠正病因。针药并用,标本同治,从而快速有效地缓解功能性胃肠病的种种不适。
04日常注意事项
饮食有节: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
饮食宜定时、适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不吃辛辣、肥腻冷硬食物,避免浓茶、咖啡、烟、酒、奶茶、饮料和非甾体抗炎药;对早饱、餐后腹胀明显者,建议低脂肪及少食多餐;少吃会导致或加重消化不良症状的食物如粗粮、高脂饮食、甜食和产气食物等。
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改善生活方式
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运动(和于术数)
每天坚持,如散步、慢跑、跳舞、太极等。
恬淡虚无,以调摄精神:保持心情顺畅
培养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或唱歌等娱乐活动以舒缓压力。
05功能性胃肠病能根治吗?
本病是功能性疾病,通过规则的治疗和自身的调节,绝大部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可以缓解的,但不能某些像器质性病变一样能通过手术等手段进行根治。往往容易因工作繁忙、生活无规律、饮食不节、精神紧张、忧思多虑等因素而诱发。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不能单纯依赖药物,自身的调节尤其重要。
经典病例
张某,男性,45岁。早晨八点起床,吃了两个青团和一包牛奶后和平时一样去上班,到班上就感觉上腹部不适,到中午的时候,上腹部就变得越发的疼痛,于是赶紧吃了一粒西咪替丁,过了半小时,上腹部仍疼痛不适,午饭也无法下咽,下午在同事的帮忙下来到医院就诊。
医生追问病史发现,患者1年来,上腹部胀痛、伴有嗳气,偶尔出现恶心和失眠,有时进食或服用抑酸药症状可缓解。既往血清学检验发现其幽门螺杆菌阳性,经过一疗程的根除治疗后,上述症状仍存在。1周前曾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肝胆B超:未见异常。患者每天喝3杯咖啡,吸一包烟,作息不规律。
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证。当即予以针刺治疗,半小时后患者胃痛减轻,有饥饿感。然后给予中药煎剂柴胡疏肝散加减,并对其饮食和日常生活进行指导,调理8周后,症状完全缓解。
本文是王海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