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霉菌性阴道炎反反复复,中西医教你怎么办

发表者:李田田 人已读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也就是俗称的“霉菌性阴道炎”, 统计学发现全世界大约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得过1次,40%~45%的妇女有2次或更多次的VVC发作。得了霉菌性阴道炎,反反复复,令人烦躁,经常让女性无辜胡思乱想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自己?怀疑它也不是性传播疾病?

霉菌性阴道炎表现

主要症状:①外阴瘙痒,还可能同时伴有阴道疼痛、灼烧感、性交痛、尿痛。②豆腐渣样白带。

发病机理

念珠菌在正常情况下呈酵母相存在于阴道中,且菌量极少,不引起症状;在一定诱因下可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而致病。若一年内有症状性VVC发作4次或4次以上,则称为复发性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治疗

分为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两个阶段。

强化治疗的目的是达到真菌学治愈。口服用药方面推荐氟康唑,150mg,顿服,第1、4、7天应用。同时,局部用药的疗程要适当延长。

2012年的中国规范中建议的方案有:

①咪康唑栓或咪康唑软胶囊,400mg,每晚1次,共6天;

②咪康唑栓,1200mg,第1、4、7天应用;

③克霉唑栓或片,500mg,第1、4、7天应用;

④克霉唑栓,100mg,每晚1次,连续7~14天。

巩固治疗是在强化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RVVC的发作。

中国指南建议对每月规律性发作1次者,可在每次发作前预防用药1次,连续6月;对于无规律发作者,可采用每周用药1次(氟康唑100mg/150mg/200mg),连续6个月。

尽管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双管齐下,但仍有30%~50%的RVVC会再次发作。

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霉菌性阴道炎会反复发作?

① 遗传因素:女性本身的遗传易感性可能参与了发病。

② 糖尿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妇女,容易导致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而罹患难治性霉菌性阴道炎,往往在血糖控制好后常规抗霉菌药物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③ 滥用抗生素:不适当或者过量使用抗生素,易导致阴道内菌群不平衡,诱发该病。

④ 真菌感染:内裤无法通风日晒也易诱发霉菌性阴道炎,袜子和内裤也不能一起洗。

⑤ 免疫力缺陷:免疫力下降或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易导致的自身感染,很少部分是通过性交或者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⑥ 孕妇:孕妇阴道环境更适合该菌寄生,易发生该阴道炎,且容易复发。

⑦ 不良生活习惯:穿紧身牛仔裤、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下,会阴部长期潮湿闷热,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会诱发该阴道炎。

⑧ 便后不洗手:假丝酵母菌不仅可以寄生在阴道内,还可以寄生在口腔、肛门,因此便后不洗手、手部未经清洁在以上各处搔抓容易导致阴道炎反复发作。

⑨ 肥胖:肥胖导致阴部透气性差,长期潮湿闷热,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易发该阴道炎。

⑩ 不洁性生活:性生活前后那女双方均应清洗外阴。急性发作期,女性会很痛苦,应暂停性生活,急性期过后,在巩固治疗时期,可以有性生活,提倡的是完全有保护的性行为——全程带安全套。

? 冲洗阴道:阴道冲洗容易导致阴道菌群失调,任何阴道炎治疗指南都不提倡冲洗阴道,女性在平素护理中更不应盲目冲洗阴道。

? 治疗不全面:很多患者强化治疗后,未坚持进行巩固治疗;治疗期间伴侣可以同时接受口服药物治疗,以免交叉感染,如果男性也有症状,例如生殖器表面的红肿或瘙痒,建议看皮肤科医生。

中医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属于传统医学的“阴痒”、“带下”范畴,是湿盛滋生霉菌为病。中医认为治疗本病杀菌抑菌很重要,但预防复发,改善体质及局部环境也很关键。不然会出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疾病反复发作、病人反复就诊,甚至产生耐药,苦不堪言的局面。传统中医认为,治“带”不离“湿”,改变湿盛的环境可谓治本之策。

中药内服:

常用三妙丸、龙胆泻肝汤、六君子汤化裁。辨证选用适宜的祛湿之品:

健脾化湿之品,苍术、白术、山药、扁豆;风能胜湿,白芷、荆芥、羌活、防风、柴胡;淡渗利湿,茯苓、泽泻、粉萆薢、薏仁;芳香化湿,藿香、佩兰、砂仁;清热利湿,黄柏、苦参、车前子、龙胆草、焦栀子、黄芩、茵陈、白鲜皮、木槿皮、椿根皮、土茯苓;温化寒湿,桂枝、附子、艾叶;补肾,菟丝子、补骨脂、露蜂房、鹿角霜等;祛风止痒,荆芥、地肤子、防风、蛇床子等;引药下行,怀牛膝。

中药外用:

中药外洗可选用:苍术、黄柏、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百部、蒲公英、败酱草、艾叶等煎汤熏洗外阴

霉菌性阴道炎不是性病!不是性病!不是性病!诊断了此病也不要焦虑紧张,该病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易反复发作,因此了解易感因素,防患于未然,至关重要。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人制宜,若自行使用以上中药疗效浅显,请就诊。


本文是李田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