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腹泻介绍
夏季,烈日当头,酷暑难耐。喝上几瓶冰镇啤酒,吃上几颗冰激凌单球,吃着冰西瓜进入吹着冷风的空调房内……哇塞,一个字——爽!可是,过了不久,事情好像又不那么爽了。肚子有点儿疼,要去厕所,胃里都是气儿,涨得有点儿难受……问题接踵而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夏季贪凉是胃肠道疾病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食物进入人体后,需要与胃肠有充分的接触时间,才能“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冷饮会使正常蠕动的胃肠道受到刺激,从而加快蠕动,使得食物未被充分消化吸收就排到体外,造成腹泻。贪凉后的腹泻,大便可呈糊状,每日3-5次左右,一般没有黏液脓血。寒冷还可刺激肠道使之发生痉挛,患者可感到脐周阵阵绞痛,可伴有大汗,待大便排出后腹痛可有所好转。
如果长期大量进食冷饮会使胃肠受到慢性刺激而出现胃肠植物神经紊乱,发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常抱怨喝口凉水就肚子疼,一口西瓜不敢吃。这些都可能是长期进食生冷食物所造成的。
夏季还有一部分腹泻属于感染性腹泻,与贪凉后的腹泻有所不同。感染性腹泻多是由于夏季细菌滋生,尤其是冰箱里久置的食物变质后可导致感染性腹泻的发生。一般感染性腹泻症状较重,可呈水样便,腹痛较重,大便次数可达到十余次,还可伴有发热。化验便常规里可有潜血阳性,白细胞数增多,属于器质性腹泻,需要及时就诊。
而贪凉造成的腹泻一般属于功能性腹泻,大便次数相对较少,大便中粪质较多,常呈糊状便,症状相对较轻。可以经过生活习惯,饮食的调整得到一定改善。 贪凉后上腹部饱胀感,嗳气,消化不良等症状一方面是由于寒冷扰乱了胃的正常蠕动功能,另外与寒冷对胃粘膜的刺激也有一定关系。胃黏膜下血运非常丰富,既可以帮助消化吸收食物,也可以修复损伤的黏膜。冷刺激会损伤胃黏膜,有碍食物的吸收利用,因此可以导致消化不良等症状。尤其对于有基础胃病的患者,本身胃的黏膜就有慢性损伤,而胃粘膜的修复需要靠黏膜下丰富的血运。冷刺激会使黏膜下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加重黏膜损伤,延缓黏膜修复,严重的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甚至发生穿孔等不良事件。夏季防暑应该多饮水,但应尽量多饮温开水,既可以及时补充水分,也有助于降温散热。如果特别想吃冷饮,一定要控制进食的节奏,一般可以每3-5天进食一次,且单次进食量不宜过大。对于身体状态较差,劳累和有基础性胃肠疾病的患者应避免生冷食物。另外,对于长期慢性腹泻,便中有黏液脓血,或年纪较大的患者,还需要完善肠镜检查,进一步除外肠道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本文是王孟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