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进展
【导 读】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输卵管炎所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各种方法。关键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中医药疗法;综述不孕症不仅涉及到每个婚姻家庭,也同样...
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输卵管炎所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各种方法。
关键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中医药疗法;综述
不孕症不仅涉及到每个婚姻家庭,也同样是世界性的生殖健康问题。Whitelaw M.J(1966)证实(1)每个排卵周期的受孕机会仅有20%~25%,1年内可达80%~90%,18个月可达93%~95%。因此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以上而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但在临床上,为了早诊断、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编《不育夫妇标准检查与诊断手册》中将不孕症临床标准定为1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匡继林
有资料显示(2)阻碍受孕的因素女方占60%,男方占30%,男女双方占10%。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目前针对输卵管慢性炎症及阻塞的治疗(3)有:A.口服活血化瘀中药,中药保留灌肠,同时配合超短波、离子透入等促进局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消除。B.输卵管内注药,有减轻输卵管局部充血、水肿,抑制梗阻形成,达到溶解或软化粘连的目的,可用2~3个周期。C.输卵管成形术---对不同部位输卵管阻塞可行造口术、吻合术以及输卵管子宫移植术等,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达到输卵管再通的目的。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输卵管炎阻塞开拓了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疗效,因此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有关文献25篇,对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一 内治
1 固定成方治疗:
因慢性输卵管炎病程缠绵、迁延难愈,久服汤药,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故许多学者将临床验证有效的专方制成冲剂、片剂等。欧阳紫婷(4)等以活血通络颗粒剂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150例,药用活血通络颗粒剂(由丹参、香附、赤芍、莪术、山甲、丹皮、王不留行、路路通等8味药组成),10g/包,1包/天,日3次。对照组服用血府逐瘀胶囊(国药准字Z12C00223,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4粒/次,日3次。两组总有效率为91.11%、75.0%,治愈率为51.1%、25.0%。刘亚欣(5)等于月经期应用中药坤孕胶囊(方由炮甲、蛇莓、凌霄花、三棱、莪术、半枝莲、苡仁等制成浓缩胶囊,每粒0.5g)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于月经期服用,6粒/次,日3次,连用5d,以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组165例患者,通畅133例(80.61%);通而不畅20例(12.12%);对照组106例患者中,通畅64例(60.38%)通而不畅11例(10.38%)。
2 一方为主,随症加减:
周红(6)以疏肝活血汤(柴胡、枳壳、香附、桃仁、红花、王不留行、路路通、丹参)为主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0例。气虚加党参、白术、炙黄芪,血虚加当归、熟地、阿胶,肾虚加菟丝、续断、枸杞,脾虚加苡仁、淮山、扁豆。治愈(2年内受孕者)16例;好转(虽未受孕,但与本病有关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有改善)11例;总有效率达90%。1个疗程治愈4例,2个疗程治愈5例,3个疗程治愈7例。丁莉(7)提倡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163例,药用: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土元、皂刺、炮甲、路路通、桂枝、生芪。脾肾气虚加党参、白术、巴戟;血虚加熟地、当归、杞果;阴虚火旺加女贞、旱莲、黄柏、龟板;痰湿塞阻加苍术、半夏、香附、石菖蒲;肝郁气滞小腹胀痛,桂枝易肉桂、吴萸、香附。有效(148例)90.8%,治愈139例(85%),无效15例(9.2%)。
二 外治
1 中药外用:
张丽敏(8)等用中药外治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40例,月经干净后应用中药活血通管汤(香附、丹参、赤芍、白芍、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连翘、小茴、络石藤、路路通、皂刺、炮甲、甘草,随证加减)保留灌肠,日1剂,连用10 d。药渣装入布袋,加适量白酒,蒸15 min,热敷少腹30 min,日2次,2 d更换1袋,连用20 d,经期停用。月经干净后3 d~5 d用鱼腥草注射液行宫腔注射,隔日1次,共2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治疗后痊愈19例,占47.50%;显效15例,占37.50%。
2 针灸治疗:
沙桂娥等(9)用针灸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78例,取穴:关元、归来、中极、子宫、大赫、足三里、三阴交、肾俞。气滞血瘀配血海、肝俞;下焦湿热配曲骨、次髎。艾条灸腹部穴位20~30min,日1次,10次1疗程。经治疗痊愈63例(80.77%);显效7例(8.97%)。2年内随访66例,妊娠48例,妊娠率72.72%。王迪华(10)等运用穴位注射、针灸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4例。穴位注射取子宫、次髎。若炎症为主用鱼腥草注射液、庆大霉素、a-靡蛋白酶等,若盒腔粘连为主选丹参注射液、人胎盘组织液。2 m1/穴,日1次。针刺:取气冲、归来、冲门、大赫,配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每次取主、配穴2~4穴。隔姜灸:点燃艾条投入艾灸盒,放置于下腹部,中间隔姜片.以温热为度,每日灸30 min。上述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经期停止。3个疗程后治愈31例,占48.44%,总有效率92.19%。
三 综合疗法
1 中药内服辅以中药保留灌肠:
肖利玲(11)等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43例,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宫腔内注射治疗为对照。内服中药(生芪、党参、当归、桃仁、赤芍、山甲、川芎、红花、地龙、路路通、王不留行,随证加减),日1剂,月经周期第1天起连服14剂。中药(败酱、丹参、红藤、苦参、莪术、皂角刺、夏枯草、刘寄奴)浓煎100ml,温热保留灌肠。月经干净3天后起,日1次,连续10天。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最多治疗6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76.7%,治愈率58.5%;对照组总有效率51.2% ,治愈率37.2%。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2 中药内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
匡继林(12)采用湖南著名老中医谢剑南教授独创“通管方”口服、中药外敷、灌肠治疗单纯输卵管炎性继发性不孕症60例。口服中药“通管方”:当归,赤芍、丹参、泽兰、香附、王不留行、路路通、茺蔚,三七粉,山甲粉,穿破石,甘草,随证加减。中药(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红藤、败酱、虎杖、土茯苓、木香、鸡血藤)浓煎100ml保留灌肠,日1次。中药(千年健、追地风、白芷、川椒、羌活、独活、红花、血竭、乳香、没药、归尾、川断、杜仲、寄生、五加皮、艾叶、透骨草)水蒸后,热敷患处15min,每日1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治愈率为50%。
苏小军(13)对5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用中药口服、灌肠、外敷综合辨证治疗。口服: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白花蛇舌草、刘寄奴,随证加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用,连服15剂。中药(红藤、黄芩、败酱草、赤芍、三棱、莪术、刘寄奴、皂刺)浓煎150 m1,保留灌肠。月经干净2 d后,日1次,连用15 d。红花、乳香、没药、赤芍、丹参、穿破石、山柰各100 g,研末,加白酒30 ml、80℃热水适量调糊,平敷于下腹部,胶布固定,日1次,每次1 h,15 d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3月,经后行宫腔镜通液术。对照组经期抗生素肌注或静注,连续7 d。于月经干净3 d后下行宫腔注射,隔2天1次,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两组治疗3疗程后分别治愈36例、2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50.0%。
3 中药内服结合通液术治疗:
肖翠红(14)等采用自拟中药归芍通管汤结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200例,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100例。观察组采用归芍通管汤(当归、白芍、路路通、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石菖蒲、败酱草、鸡冠花)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月经干净后1剂/d,连服10 d,3个月为1疗程;月经干净后2~5 d行输卵管通液术,每月1次;对照组单纯采用通液术,于月经干净后第3,5,7天行通液术,每月3次。两组通液后常规口服抗生素,如输卵管通畅即停止通液。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宫外孕,对照组有2例发生宫外孕。输卵管疏通率分别为92%和76%(P<0.05),治愈率分别为79%和41%(P<0.01)。
徐晓宇(15)等用口服丹元散,同时于经净后3d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患者74例。内服丹元散加味(赤芍、柴胡、香附、玄胡、金银花、黄芩、莪术、薏米等,随证加减)治疗,日1剂。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以lml/min速度行通液术。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每月经周期3次。经治疗,痊愈26例,显效27例,总有效率97.3%。
4 中药内服配合经期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
亢丽(16)等以自拟清热化湿汤、暖宫散湿汤,配以经期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①清热化湿汤(瞿麦、篇蓄、木通、滑石、延胡索、车前子、连翘、蒲公英、桃仁、红花、泽兰、益母草),用于湿热型输卵管阻塞不孕;②暖宫散寒汤(橘核、荔核、葫芦巴、小茴、元胡、五灵脂、川楝、制香附、乌药、桃仁、红花、泽兰、坤草),用于寒湿型输卵管阻塞不孕。月经来潮开始,1剂/d,l0d为1疗程。经期配合静滴抗生素,一般选用氨苄青霉素联合甲硝唑常规治疗剂量。治疗组治愈率67.85%,显效率17.85%,总有效率为96.41%。对照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7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5 中药内服结合静脉注射、通液术治疗:
唐秀程(17)采用中药内服结合静注、通液术治疗25例输卵管阻塞患者。内服中药:丹参、赤芍、桃仁、苡仁、炙山甲、路路通、茜草、败酱、红藤、公英、莪术、猪苓、内金、香附,10剂为l疗程。16ml丹参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静滴,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性通液术:生理盐水40ml加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注入,将导管末端夹住,保留30分钟。每周1次,4次为1疗程。25例共45条输卵管(2条输卵管妊娠切除,3条通畅)。经上述1疗程治疗后38条复通,再通率为84.4%。
6 中药内服配合温针灸治疗:
李艳梅(18)等抽取了60例血瘀证的输卵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温针灸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和单纯内服中药治疗。内服中药通管汤,气滞血瘀(炮甲、皂刺、三棱、莪术、赤芍、丹参、桃仁、夏枯草、益母草、海藻、昆布、白术、内金、香附、甘草),寒凝血瘀(一方去昆布、海藻,加附子、肉桂、小茴、仙灵脾),湿热瘀阻(一方去昆布、海藻,加黄柏、连翘、公英、败酱)。痰瘀互结(一方去昆布、海藻,加陈皮、半夏)。温针灸取子宫、三阴交,配中极、气海、合谷、太溪。气滞血瘀加膈俞、太冲、肝俞。湿热瘀阻中极穴用泻法;寒湿瘀滞在肓俞穴加灸。痰瘀互结加丰隆穴平补平泻。经净后3天开始温针灸,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组痊愈和显效分别8例、12例和2例、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40%(P<0.05)。
7 中药内服结合穴位敷贴、食疗治疗:
谭桂云(19)等运用中药内服结合穴位敷贴、食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92例。中药内服:白花蛇舌草、败酱草、毛冬青、香附、赤芍、黄柏、七叶一枝花,随证加减。穴位敷贴包括神阙穴外敷和下腹部局部外敷:神术散(由白术、山楂、莱菔子、神曲、陈皮、连翘、云苓等组成)外敷神阙穴,日1贴,敷神阙穴6h。下腹部局部外敷,偏热毒用黄柏、侧柏叶、黄芩、黄连、栀子等药物;瘀血甚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枳壳等药物。每日2贴,敷于双侧输卵管体表投影位置,6h后撤除。食疗用生蝎子、海带、赤小豆、猪瘦肉、生姜。加清水1500ml,煲至500ml,分两次饮汤食渣,每周2—3次。经上述治疗后92例病例中,治愈58例(63%),其中妊娠24例;好转30例(32.6%),未愈4例(4.4%)。
8 中药内服结合宫腔灌注、侧穹隆注射:
姚瑞萍(20)采用中药内服结合宫腔灌注、侧穹隆注射治疗6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并与65例单纯采用宫腔灌注、侧穹隆注射对照。治疗组内服中药(白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海藻、山甲、王不留行、桂枝、红藤、路路通、生甘草,随证加减),日1剂,月经周期第1d起连服l6剂;庆大霉素8万U、甲硝唑胞二钠0.915g,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l0ml,侧穹窿向病变严重一侧注射;宫腔灌注药物同上,加生理盐水30ml。于月经干净5d后开始,先宫腔灌注,间隔3d后行侧穹窿注射,交替进行,各行2次。3月1疗程,第1疗程结束后均行HSG。如输卵管通畅即停止侧穹窿注射及官腔灌注,继续口服中药;如1个疗程后输卵管仍有炎症,再行下1疗程治疗。对照组:侧穹窿注射、官腔灌注药物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治愈23例,总有效率52.3%。
9 中药内服辅以通液术、理疗:
王秀慧(21)利用中药内服、通液术、理疗治疗4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内服中药:熟地、当归、白芍、桃仁、红花、丹参、赤芍、香附、山甲、桂枝、红藤、甘草、路路通、皂刺、海藻、夏枯草、王不留行、柴胡,随证加减,日1剂。结合B超引导下行输卵管通液术,自月经干净后3—7d操作,每月1次,1疗程1次。砷灯盆腔照射:自月经干净后3d始,1h/次/天,7次/疗程。治疗1疗程者15例,2疗程者22例。3疗程者3例。治疗后受孕者29例,好转11例。治疗后双侧输卵管完全通畅者25例,占62.5%,一侧完全通畅者36例,占90%,8例炎性包块,经妇科检查及B超证实均消失。
10 中药内服联合宫腔灌注、针灸:
孙爱云(22)等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宫腔灌注及穴位针炙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28例。基本方用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赤芍、丹参、路路通,随证加减,日1剂,连服1月为1疗程。宫腔灌注:生理盐水100ml加脉络宁注射液10ml、654-2注射液l0mg,于月经干净3天后至排卵前行宫腔灌注,每天或间隔1~2天1次,每周期2~4次,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针灸:关元、气海、太冲、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公孙等,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经上述治疗后28例中,妊娠22例,占78.6%,平均治疗时间为3.8个疗程。
11 插管通液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
林菊英等(23)采用插管通液术配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5例,并与33例单纯用插管通液术比较,月经干净后3~7天,插管通液。0.2% 氧氟沙星注射液100 ml、甲硝唑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连用5 d。治疗组在单纯插管通液治疗一周后,加用中药(山甲、三棱、莪术、川芎、皂刺、公英、地丁、牛膝)浓煎100ml灌肠,嘱患者尽量使药液在直肠内保留lh,1夜或更长时间,日1次,15d为1疗程,经期停用。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1.4%和51.5%、81.8%。
12 宫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
马瑞芬(24)等采用腹腔镜检查+聚乙烯导管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注射鱼腥草液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56例。于月经净后3~7d在全麻下先经腹腔镜检查盆腔全貌,分离粘连或输卵管伞端造口或盆腔内异灶电凝,继而以宫腔镜下用聚乙烯导管行输卵管插管将亚甲蓝稀释液注入输卵管,并缓慢加压直至输卵管伞端见亚甲蓝稀释液流出,再注入鱼腥草液10ml(每侧),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鱼腥草液200ml留置腹腔,术毕。下次月经净后3~7d用鱼腥草液输卵管通液1次。本组56例,双侧输卵管通畅32例,单侧通畅18例,双侧梗阻6例(其中输卵管近端阻塞5例),通畅率56%;合并盆腔内膜异位症8例。术后1~6个月怀孕18例,6~12个月怀孕9例,治愈率达48%。
13 介入配合中药灌肠、理疗治疗:
郑瑞芹(25)等用介入加中药保留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宫腔镜输卵管介入术:镜下找到输卵管口,插入5F弯头导管,然后将0.035in的白泥鳅导丝插入弯头导管内,往返推进,感觉导丝通过阻塞部位后,撤出导丝,通过5F导管向输卵管内注入亚甲蓝液,可见蓝色液体通过导管。撤出宫腔镜,行HSG,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如梗阻,可重复,如仍梗阻,为介入失败。术后次月行HSG复查以观疗效。中药(丹参、香附、连翘、当归、川芎、小茴、络石藤、红花、炙甘草、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皂刺、莪术)水煎300 ml保留灌肠,日1次,18 d为一疗程。理疗:电磁理疗将2块10 cm×10 cm 的方形药垫用蒸馏水浸湿,以不滴水为度,放于小腹两侧,同时将2个磁共振治疗头放于药垫上;微波理疗将方型辐射器置于小腹正中,功率设定在20 w左右,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宜。每次均30 min,日1次,18 d为一疗程。结果两组输卵管介入治疗成功后次月HSG复查通畅率分别为88.17%、70.00%,妊娠率及异味妊娠率分别为32.0%、0和12.5%、33.3%。
结语与展望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疗效确切,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报道所证实。中药口服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针对其病因辨证论治,调整阴阳平衡,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全身症状。中药外敷治疗通过温热刺激和药物渗入,加快局部血循,促进炎症的吸收。中药保留灌肠利用直肠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松解粘连,有利于输卵管的复通。针灸具有理气通经、调理冲任等作用。宫腔注射可使治疗药物直接接触输卵管腔,治疗局部充血水肿,抑制纤维组织的生成和发展,并通过灌注时的压力,分离轻度粘连管腔。介入再通术具有直接机械分离作用,使输卵管复通。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使其优势互补,显著提高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虽然目前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病例的选择和疗效评定标准缺乏统一标准,临床疗效差异大;单一的临床观察研究多,而药理研究与动物实验欠缺;多种疗法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等。今后应加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阐述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发病机理,统一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利用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保证证候的客观性,以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研究水平,规范证型,加强药理研究,阐明中药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剂型改进,使其更有利于患者接受和使用,并加强综合治疗的研究,使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研究工作迈向一个新阶段。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