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病患者就诊前的准备工作
皮肤性病学 (皮肤病学和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非常强的学科,也就是说是一门形态学,其诊断和用药需要医生根据皮损(皮疹)的形态、分布特点、病史等多种因素来给出判断。尤其是性病(性传播疾病)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更需要更为准确的病史、相关化验检查及临床表现来做出判断。有不少网络平台的咨询者,只是抛过来一句“我脸上起了疙瘩,这是什么情况?”、“我的这个化验单可以治疗?”“这个病可以根治吗?“之类的问题,医生很难直接作答或者无法回答。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皮肤科门诊就诊或者网络咨询时,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1.个人病史的准备
首先要对自身病情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做到基本上心中有数,不管您是到医院门诊就诊或是在网络上进行咨询,这些信息都会给医生提供很有价值的线索:
首先,得病多久呢或者发病多长时间呢?要提供尽量精确的时间(小时、天、月、年);
其次,发病时的表现:① 发生的部位;
② 出现什么样子的皮疹(疹子),大概描述一下数量、大小、颜色、形状,表面有无水疱、脓头、脱屑(脱皮)、渗液(流水);③ 局部的自我感觉(无明显不舒服、瘙痒痒、疼痛、麻木等),严重程度(很轻、可以忍受、影响生活、无法忍受);④ 皮疹随时间如何变化(逐渐加重、皮疹越来越多或者逐渐好转的情况、瘙痒更厉害了等);⑤ 有没有全身不舒服(比如发烧、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吞咽困难、口腔溃疡、下肢水肿、关节疼痛、头痛、肌肉痛、肌肉无力、晕厥、意识障碍等一种或多种表现);
再次,有没有刺激或加重疾病的原因?比如食物、药物、工作或生活接触物、温度、日光、环境、季节、睡眠等各方面您认为有相关性的可能原因。
第四,诊断和治疗的过程:① 没有治疗过(未诊疗过);② 若未正规就诊过,是不是自己使用过药物治疗?如果用了,用了什么药?是外用的还是肌肉注射的还是输得液体?能不能记起来药物的名字、用了多大剂量和多长时间?

③ 于什么地方(医院、药店、诊所,如果知道具体是哪一个?记得医生名字不?)看过,诊断为什么病?做过什么化验检查及结果怎么样(最好提供原始化验检查报告单)?具体用了什么药?治疗后效果过作用怎么样?④ 如果看过很多次病,最好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述。
第五,是否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如果有,是什么食物或者药物?当然出现的过敏是什么样的?
第六,有没有其他内外科疾病?目前治疗这些疾病的用药?目前这些病控制的怎么样?有没有特殊身体状态,比如哺乳期、孕期、备孕、特殊医学治疗(美容、激光、注射特殊药物、放疗、化疗等)情况等?
第七,家族中成员有无类似疾病发生?如果有是那些人?目前的诊断和治疗?家族中有没有其他疾病?
以上7条内容,就诊时医生会逐一询问,如果您(就诊者或者咨询者)提前将这些信息整理成内容简明、条理清楚的消息,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您与医生的无效交流,节省了双方沟通的时间和精力。而网络咨询时,更需要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毕竟目前大部分的网络咨询平台都是以发送信息数量来收费的,经过整理后信息内容精炼,也可以节约问诊咨询的花费呢。
当然,这部分准备工作内容,也适用于至其他科室就诊时情况。
2.身体情况的准备
前面提到皮肤科比较直观,因为大多数皮肤病是肉眼可见的,患者与医生都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皮疹的情况。在门诊就诊时,请注意:
首先,就诊前尽量不要使用外用药品、化妆品或遮盖剂,以防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尤其是需要查真菌的最好停药三到五天再来就诊。
其次,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因为特殊气味等不美好的情况影响到医生查体;但也要避免过度清洁、人为破坏皮损,那样无法如实反映当前病情;
再次,最好穿着宽松、方便穿脱的衣裤鞋袜,方便就诊时查体,也有利于皮疹的充分暴露;隐私部位疾病就诊,建议有家属陪同。
第四,做好进行检查化验的准备:部分皮肤疾病尚需要辅助检查或化验,来协助诊断、明确病因、了解疾病严重程度或指导用药。这些检查化验可能需要您晨起空腹、停用药品等,建议提前咨询了解。
3.如果是网络咨询,需要注意:
第一,务必提供多张、光线充足条件下拍摄的、高清晰度的照片。

第二,如果是身体多处都有皮疹,建议多个身体部位都进行拍照,最好再拍摄整体皮疹照片。
第三,如果是荨麻疹这类疾病的患者,就诊时可能皮疹已经消退,建议有皮损时及时拍摄照片留下备用。
第四,如果病程较长、慢性疾病或者复诊患者,建议保存好不同时期皮疹前后变化的照片,供医生参考调整用药。
看完这篇内容,您是否对皮肤科就诊前的准备工作已经胸有成竹了呢?
本文是李军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