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周世梅 三甲
周世梅 主治医师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神经内科

认识抗NMDA受体脑炎(二)

1790人已读

那么,什么因素触发了自身免疫性系统的功能紊乱呢?这就要从抗NMDA受体脑炎的认识历史说起。

200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Vitaliani和Dalmau教授报道了4例重症脑炎,她们均为年轻女性,最初表现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记忆力减退,进而出现意识水平下降和中枢性低通气,不得不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插管上机以维持生命。这些病人的病原学检测都是阴性的,不支持病毒性脑炎。给予免疫调节治疗联合畸胎瘤切除,3例出现病情好转,1例重症患者死亡。研究者注意到这些重症脑炎病人非常特殊,病程进展过程相似,特征性的中枢性低通气、运动障碍等表现在其它类型脑炎中罕见,且患者都是年轻女性,均伴有卵巢畸胎瘤,免疫治疗有效,提示可能为一种新型的免疫介导性疾病。最终实验室的研究打开了迷局,研究者在患者的血清/脑脊液中发现了一种相同的抗体,这种抗体与海马神经元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经进一步验证,这种抗体是针对神经元表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抗体,而同时在卵巢畸胎瘤的病理中发现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表达!上述研究成果由Dalmau教授团队完成,在2007年发表,由此确立了抗NMDA受体脑炎这样一种新的脑炎类型。

1583232910.png

最初人们认为畸胎瘤是触发因素,只有合并畸胎瘤的年轻女性会发病。然而,随着病例报道的增多,人们发现不止女性,男性也会发病,不止年轻人,老人和小孩也会发病,事实上,在儿科这样的脑炎病例并不少见。而儿童和男性几乎没有畸胎瘤的并存!那么他们是怎么发病的呢?还有什么未知的导火索?随着研究的增多,人们发现前期得过病毒性脑炎的患者在脑炎好转后再次出现病情复发,此时病毒核酸检测是阴性的,而抗NMDA受体抗体呈阳性!由此,提出病毒性脑炎后的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上病程呈双峰,形象地称为“双峰脑炎”。目前认为肿瘤、病毒感染可能是抗NMDA受体脑炎的触发因素,然而,大多数病人找不到病因。

未完,待续……


周世梅
周世梅 主治医师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