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林娥 三甲
王林娥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老年性聋的治疗可先配戴助听器

1281人已读

老年性聋,顾名思义,就是随着年龄增长,听力逐渐下降的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发生的进行性的老化过程。

和老花眼一样,是机体逐步老化的一个表现。到了一定年龄之后,“眼花耳聋”就会成为大多数人的标配。

那么,我们怎样判断是否是老年性聋呢?一般来说,老年性聋有以下几个特点:(1)它往往是双耳同时发生的逐步加重的一种听力下降过程。

也就是说,它不是突然的听不见了,也很少是单侧耳朵发生的听力下降。

(2)言语识别能力下降:病人往往会告诉你,他能听见人说话的声音,但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3)病人对声音强度感知范围变窄:会觉得声音小了听不见,声音大了很刺耳,不舒服。

(4)一般没有噪音接触史。

老年性聋是老年人常见的器官衰老现象,不需要特别担心,但是也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任由它发展下去。听力下降会让老年人缺乏交流,感受不到亲友的温暖,容易孤独自闭,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加速老年痴呆的过程,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的反应能力和行动能力,加大了遭遇意外伤害的风险。

因此,对老年性聋要贯彻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这最为重要的三早原则。尽量减少一些激发因素,积极预防有助于延缓病变的进程,包括:低盐低脂饮食,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老年病,避免噪音刺激,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等。

?

老年性聋有一个从轻度开始,逐步加重的过程,早期很多人会出现听得到但听不清的现象,这是助听器验配的最佳时间,干预效果最好,不应该错过。

?

对于已经影响交流的老年人,助听器就是一种有效的改善听力、提高生活质量的工具,早期佩戴助听器有助于避免听觉中枢的退化。

但是,现在很多人对助听器抱有偏见,认为带上助听器就成了残疾人了而拒绝佩戴。其实这大可不必,对于“眼花耳聋”这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眼睛花了,我们知道去配一个老花镜来改善视觉,那么耳朵聋了配一个助听器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耳朵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精细的系统,因此助听器并不是随便买一个带上就好,而是需要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来进行验配,并且需要不断调试。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你需要耐心地找到一个信得过的,距离比较近的,而又可以长期提供科学规范服务的机构,比如医院的听力康复中心或者具有良好资质的非医院听力康复中心。

如同开车一样,助听器需要一个磨合过程。它不会一带就好。你要有耐心,能跟从听力师给予你的指导,并且及时的跟听力师进行交流反馈,你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个过程(反复调试)可能需要持续几个月。

很多人拒绝助听器的原因是担心会越带越聋,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可能你会适应之后会对它产生一种依赖,但是不会因为佩戴助听器而引起听力测试结果变化,除非你在非专业场所选择了不合适的助听产品。助听器给你的不是噪音,不会损害听力。

但是我们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要有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助听器是一种电子类产品,与正常时的听觉功能还有很大差距,

这种外来的设备毕竟不如原装的听觉器官。当听力损失超过60dBHL(重度聋),在嘈杂环境下即使佩戴助听器可能也听不太清楚,对这个现象要有所心理准备。

因此,对老年性聋,我们既不用担心害怕,也没有必要到处寻找什么灵丹妙药去恢复听力,只需要及早的进行听力康复干预,合理验配助听器就可以尽情欣赏这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林娥
王林娥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